永辉聘任90后王守诚为新任CEO

2025年9月18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王守诚为公司CEO。王守诚生于1991年4月,2017年以“融才”管培生身份加入永辉,历任CEO业务助理、集群运营合伙人、福建省区人力资源合伙人等职。

王守诚上任前一个月,永辉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滑20.73%;净亏损2.41亿元,由上年同期盈利2.75亿元转为亏损。公司解释称,收入下降与亏损加剧主要因关闭长期亏损门店、推进门店调改及商品供应链改革所致。

2020年,永辉营收达931.99亿元,净利润17.94亿元。但此后业绩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910.62亿元、900.91亿元、786.42亿元、675.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9%、1.07%、12.71%、14.07%;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95.01亿元,分别为亏损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14.65亿元。

行业变革背景下,消费者更趋追求高质价比商品,即时零售、专门店、仓储店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商超依赖品牌方进场费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王守诚指出,永辉曾采用强KA模式,“业绩好可能不是你能力所致”。

为扭转局面,2024年5月,永辉与胖东来合作推进门店调改;同年9月,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然而调改一年后,2025年上半年业绩仍呈现亏损扩大态势。

2025年3月,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股东大会上提出,当年永辉关键词为“减亏”,核心策略为“三提两降”: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同期,永辉管理层经历重大调整,CEO李松峰、副总裁黄林、独立董事孙宝文等10位高管相继离任。

尽管管理层更迭,但“胖东来模式”调改方向预计不会改变。叶国富认为,“只有胖东来模式和品质零售路线才是中国超市未来的出路”。王守诚自2024年夏季起担任全国调改小组负责人,2025年2月进入由叶国富牵头成立的“永辉改革领导小组”,持续推进组织、运营与供应链变革。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永辉负债总额299.5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8.2%,面临较大偿债压力。为支持调改并缓解财务压力,2025年9月2日,永辉宣布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31.14亿元,其中24.05亿元用于门店升级改造,3.09亿元用于物流仓储升级,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贷款。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永辉分别完成31家和124家门店调改,但同期关闭门店数量分别为232家和227家。基本盘收缩叠加调改带来的供应链投入增加,导致营收下滑与亏损加剧。叶国富此前披露,2025年计划调改约200家门店,关闭250至350家,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

尽管调改持续推进,市场竞争亦日趋激烈。奥乐齐、盒马、小象超市等企业均发力高质价比自有品牌商品。截至2025年8月,盒马NB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达60%,每季度商品汰换率为15%—20%。部分“胖改”后的永辉门店已出现客流回落现象。

此外,线上业务发展滞后构成挑战。山姆通过“云仓”模式实现80%线上订单1小时内送达,2024年全渠道销售额破千亿元,线上销售占比超48%。相比之下,2025年上半年永辉线上营收54.9亿元,占总营收18.33%,且处于亏损状态。

未来,王守诚需在完成“胖东来模式”全面调改基础上,进一步深挖用户需求、优化全链路经营,提升线上能力与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实现正向现金流。鉴于资本市场难以长期输血,转型成效亟待显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