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宏基赴港IPO:加盟扩张、商誉高企与出海挑战

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推进“A+H”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在黄金消费热潮背景下,公司成为又一家冲击港股的内地珠宝企业。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营收分别为43.64亿元、58.36亿元、64.52亿元和40.62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33亿元。但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9.3%、25.3%、22.6%和23.1%,整体呈下滑趋势,低于周大福、周大生等同业水平。

毛利率承压主要源于渠道结构变化。公司大力拓展加盟模式,截至2025年6月末门店总数达1542家,其中加盟店1340家,占比86.9%。2025年上半年加盟渠道收入占比升至54.6%,同比增长37%。但加盟渠道毛利率为16.6%,显著低于自营渠道的35.3%,拉低整体盈利水平。

同时,产品结构转型也影响盈利能力。消费者更重视黄金保值属性,推动需求从K金转向经典黄金珠宝。2025年上半年,经典黄金珠宝收入占比升至44.6%,但其毛利率仅为11.8%,低于时尚珠宝的26.8%,进一步压缩整体毛利。

随着业务扩张,贸易应收款项由2022年的2.66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7亿元,主要来自加盟商及电商平台,存在坏账风险,对现金流构成潜在压力。

历史收购遗留问题亦带来财务负担。2012至2014年,潮宏基耗资约14亿元收购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形成商誉11.63亿元。因业绩持续疲软,公司已多次计提减值,截至2025年上半年仍保留5.08亿元商誉,未来若业绩不达预期,将面临进一步减值风险。

资本市场方面,第二大股东东冠集团于2025年6月宣布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持股比例为8.67%。减持公告发布当日股价下跌6.42%。该股东已于7月底减持1%股份,按当时14元/股估算套现约1.25亿元。尽管声明为“自身资金需求”,但在股价高位及公司战略转型期减持,引发市场对公司前景的疑虑。

国际化布局是此次IPO募资重点方向,计划2028年底前在海外开设20家自营店,并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海外仅有4家门店,起步晚于周大福、六福珠宝等对手,缺乏运营经验。

知识产权纠纷亦构成出海障碍。2024年7月,宝格丽因商标及设计侵权向北京西城区法院起诉,请求判赔500万元,案件尚未一审判决。2024年9月,历峰集团(卡地亚母公司)提起诉讼,请求判赔500万元,广东潮汇网络科技承担300万元连带责任。苏州中院已将该案拆分审理,手镯争议案于2025年7月25日一审判决潮宏基方赔偿100万元,广东潮汇在40万元内连带赔付;项链争议案尚未开庭。

上述诉讼暴露公司在原创设计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适应方面的短板,可能影响海外品牌形象、渠道合作及市场准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