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餐饮品牌正撤出商场,松鹤楼面馆关闭天津万象城、天河城等门店,太二酸菜鱼退出杭州银泰、万达部分商场店,皮爷咖啡暂停深圳万象天地首店及广州、深圳、北京多家商场门店,爸爸糖、石头先生的烤炉亦关闭多个城市商圈门店。
这一趋势在全国范围内显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27%的购物中心空铺率上升,《2025中国商业地产白皮书》指出全国重点城市购物中心空置率达14.2%,三线城市部分项目超22%。湘菜人微报称湖南某商场餐饮闭店率逾30%。
二手餐饮设备商反馈明显,狗哥团队2024年回收商场餐饮店数量同比激增300%,在杭州、广州、上海、太原等地频繁出现多店同日撤场情况。
商场供给过剩是重要背景。赢商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国3万方以上已开业商业项目超6700个。上海拥有715座商场,人均商业面积达1.43平方米,超过纽约、东京。2025上半年全国超120个新商业项目入市,上海以48个居首。
商场客流两极分化加剧,头部项目如普陀环宇城MAX、徐汇西岸梦中心周末人流密集,但闵行吴中路爱琴海购物中心室外街区空置率超90%。湖南某商场2024年底全年客流量同比下滑近40%。
久谦数据表明,2024年商场日均客流下滑接近10%,影响快餐、正餐、饮品等品类销售。同时,商场与品牌关系不平等,合同周期短,到期后易被调整或淘汰。商场倾向引入“首店品牌”和网红品牌引流,2024年全国74城超7000家新首店落地,餐饮首店数量创新高。
部分成熟品牌被迫让出B1层或一层黄金位置,转移至高楼层低流量区域。租金方面,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百大购物中心商铺平均租金为27.17元/平方米/天,同比上涨0.25%,加重商户经营压力。
面对挑战,头部品牌推行“多条腿走路”策略,同步发展商场店与社区店。太二升级部分商场门店,推出现炒模式;喜茶在厦门、杭州、天津焕新门店,打造“灵感茶禅”空间;爸爸糖将LAB店升级为BBT BAKERY店,并开设沈阳吐司博物馆店吸引打卡。
社区店成为重要布局方向。海底捞开出社区店,聚焦居民区家庭客群,实行多品类、长时段、轻量化运营。珮姐重庆火锅深圳八卦岭社区店投资由商场店500万降至70万,人工成本控制在18%以内,房租稳定在10%左右。
爸爸糖推进社区店模型,品牌名升级为“爸爸糖吐司|面包”,拓展现烤面包、中西点、生日蛋糕等全品类,覆盖多元价格带。2024年新开74家社区店,华北区域老店月均营收增长超29%,交易笔数增加超21%。
行业整体进入拐点期。国内约有800万家餐厅,平均每176人拥有一间,远高于美国每300人、日本每206人一间。餐饮业告别高毛利时代,步入微利阶段。
头部品牌通过选址优化、产品体系重构、经营结构调整实现战略升级。太二突破大单品定位,海底捞拓展校园店、企业店并试水加盟,爸爸糖实现品类与渠道双扩展。转型涵盖门店模型创新、消费场景延伸、供应链建设等维度。
未来竞争将聚焦综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运营能力。主动应变、持续创新的企业更可能在激烈环境中获得新增长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