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机场年底通航 打造长三角专业货运枢纽

嘉兴南湖机场于2024年8月完成验证试飞,9月通过行业验收,计划年底正式通航。作为4E级民用运输机场,其定位为“客货并举、货运为主”,是长三角首座、全国第二座专业航空货运枢纽,仅次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机场由原有设施改扩建而成,项目方案自2008年上报,2021年获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其56个机位中33个为专用货机位,占比近60%,采用“前店后仓”模式实现货物高效集散。该机场填补长三角航空物流短板,服务苏州、无锡、杭州等制造业密集区域,满足高附加值产品对时效性运输的需求。

民航专家林智杰指出,苏州虽具备经济实力和客运需求建设机场,但受上海枢纽分流影响及空域资源紧张制约,短期内难以落地。嘉兴南湖机场则与周边上海虹桥、浦东、杭州萧山、无锡硕放等机场形成差异化布局,成为上海国际货运枢纽的有益补充,初期主要承接价格敏感型国内货运及电商物流业务。

中国民航大学李晓津表示,当前航空客运运力过剩而货运价格坚挺,反映航空货运需求旺盛。长三角作为制造中心,现有以客运为主的机场难以满足增长的货运需求。尽管上海浦东机场为全球第二大货运机场,但受限于航班时刻,扩容困难,亟需专业货运枢纽协同运作。

依托机场,嘉兴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聚焦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预计到2035年,临空经济区将贡献全市15%的GDP。此举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关于强化国际枢纽联动、推进货运功能机场建设的要求,亦被列为长三角机场群重点工程。

2024年以来,至少10座新机场相继获批、开工或通航,多数位于中小城市。江西赣州瑞金机场成为赣州第二座民用机场,使该市成为中部首个双机场城市;东北鹤岗获批建设4C级机场,服务于石墨产业运输与文旅发展;甘肃平凉、安徽亳州、新疆巴里坤等地亦有新机场落地。此外,陕西宝鸡、四川广安、广东阳江、新疆和静、广州新机场(位于佛山)等项目陆续启动。

这些新机场多填补地方航空空白,改善民生、促进文旅、推动区域协调。部分靠近超大城市的机场承担分流与错位功能,如广州新机场与嘉兴南湖机场;部分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如宝鸡机场。此布局呼应《“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的完善非枢纽机场网络、提升存量设施效能的目标。规划要求2025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达270个,截至2024年底已实现263个。

研究显示,2024年全国GDP增速为5%,有机场的城市普遍接近6%,机场所在城区则达7%。机场对偏远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尤为显著。李晓津认为,未来新增民用运输机场将更多布局于相对偏远地区,东南沿海大城市大规模新建民用运输机场阶段已结束。低空经济将成为新方向,通用机场将在超大城市及西部地广人稀区域增多,服务于农业、旅游等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