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背水一战:i6上市能否扭转困局

9月26日,理想i6正式上市,成为理想年内发布的最后一款车型。至此,理想完成全年产品布局的最后落子。

2025年,理想在产品层面动作频频:完成了L系列和理想MEGA的焕新,并推出两款纯电SUV,加速推进纯电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尽管动作不断,理想的整体发展态势却难言顺利。年初设定70万辆年销量目标,随后因增程系列销量承压、利润下滑而被迫下调;理想i8首发遇挫,8月销量跌破3万辆,前三季度整体走势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理想面临的挑战来自内外两方面。外部,增程赛道竞争日趋激烈,蓝海迅速转为红海。问界产品线全面对标理想主力车型,形成围剿之势。问界M8上市45天交付超2万辆,四个月累计交付破8万辆,对理想用户群体形成直接分流。同时,一批主打“半价理想”的低价增程车型涌入市场,冲击理想L6等核心车型,8月L6销量已下滑至1.1万辆。

内部,理想在战略转型中显现摇摆。试图通过纯电车型打开新局面,但理想i8上市后因定价过高、配置复杂、交付周期长等问题遭遇市场冷遇,迫使理想紧急调整策略,回归单一配置并降价应对,但首发失利影响已难以挽回。

在此背景下,理想i6被寄予厚望。新车仅推出一个版本,售价24.98万元,叠加首销期1万元现金减免后降至23.98万元,并提供价值3.5万元的首销权益,包括双腔空悬、冷暖箱、电吸门等L6未配备的配置。空间上,i6车长4.95米,轴距3米,均优于L6,在同级中与小米YU7、Model Y相比亦具竞争力。

智能驾驶方面,i6搭载与L6相同的AD MAX智驾系统,配备激光雷达;部分原属L7高端配置的后排大电视和流媒体后视镜也下放至i6。动力方面,i6未将四驱设为标配,需额外支付2万元选装,被视为简化配置的取舍。

市场反馈显示,理想i6上市5分钟大定突破万辆,销售部门称其首发成绩已超过当年L9。这一表现被视为理想在低迷局势下的关键转机。

然而,i6的热销也带来新的隐忧。其价格与配置优势可能分流L6用户,威胁增程板块基本盘。作为当前销量支柱,L6若持续承压,将加剧理想整体业绩压力。纯电与增程之间的用户争夺,使理想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

如何平衡两大技术路线,既借i6打开纯电市场,又稳住增程基本盘,成为理想后续发展的核心难题。这一挑战不仅关乎2025年销量目标的达成,更影响其长期竞争力。在新能源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的背景下,理想的转型阵痛也是行业普遍面临的课题。随着i6上市,理想已打完年内最后一张牌,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