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MS音乐制作公司创始人郑楠曾为林忆莲、S.H.E、李宇春、薛之谦、许嵩、华晨宇等歌手制作专辑,担任《歌手》《偶像练习生》等节目音乐总监。出生于1983年的他200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编辑专业,2005年签约华研国际,2007年创作金曲《中国话》。2022年创立SBMS,累计营收超亿元。
SBMS全称为Speed Bumps Music,寓意在音乐创作中“减速带”,追求精细与品质。公司签约17位创作者,不买断版权,作者即便合约结束仍保留作品权利。郑楠强调创作者心态与可能性,而非现有成就,公司无考勤制度,弹性管理。
郑楠指出,华语乐坛正缓慢下坡,音乐产业日趋商业化。短视频推动BGM流行,音乐创作壁垒降低,魔性洗脑神曲快速占领市场。2024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达2113.5亿元,其中短视频538.5亿元,音乐直播1192.3亿元,合计占比超八成。
2025年传播最广的抖音神曲《跳楼机》《大展宏图》从创作到发布不足一周,远快于传统歌曲数月甚至数年的打磨周期。腾讯音乐数据显示,2024年华语新歌产量达135.1万首,同比增长66.2%,其中67.4%为独立发行,年播放量少于1000次的新歌数量同比增加92.6%。
部分神曲收益惊人,《跳楼机》四个多月收入约4000万元,包括流媒体结算、海外版税、演出授权及公播等。此类歌曲多采用“C G Am Em F Em Dm G”或“4536251”等固定和弦公式流水线生产。郑楠表示,套路式音乐虽被专业创作者轻视,但实际更难写出,且依赖规模走量策略。
AI技术成为行业新变量。Suno V3等音乐大模型可实现作词、作曲、编曲一体化生成。AIGC内容加剧音乐供给爆炸,稀释版税收益,增加传统音乐人被替代风险。郑楠认为,写最简单音乐的人迟早会被AI淘汰,当前AI已超越部分人类创作水平。
郑楠坦言未来音乐行业可能在几十年或一百年内消失,因音乐本质是提供情绪价值,当听众不再区分创作者为人或机器时,替代便已完成。尽管如此,SBMS坚持精良制作路线,注重培养创作者向艺人转型,目标使SBMS品牌代表高质量音乐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