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连锁三明治品牌赛百味在社交媒体平台统一将官方账号头像更换为“赛百味儿”四个字,绿底金字,凸显京味风格。此举并非正式更名,而是配合发布四款“京焰炙烤”系列新品——澳洲牛肉、鸡腿排、肉肉三拼三明治及澳洲牛肉百味卷,在美团、饿了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进行营销联动。
新品宣称通过芝麻酱等中式调料还原“辛香微咸”的传统风味,但实际口感与原有产品差异不大,肉类仍使用火腿、培根、火鸡胸、预制鸡排和冷冻肥牛卷,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明火炙烤。有消费者评价称,“所谓京味儿就是在三明治里加了芝麻酱”。尽管如此,新系列产品定价提升3-8元,其中12寸澳洲牛肉款售价57元,成为目前最贵单品,并打出“米其林一星行政总厨参与研发”概念。
赛百味自1995年在北京开设中国首店以来,始终以北京为核心市场。截至目前,北京拥有超175家门店,覆盖二环至六环多个区域,远超深圳等城市的45家。早期门店集中于使馆区,服务外企人群,逐渐融入北京本地生活场景。天桥艺术中心旁的赛百味已成为观剧前就餐的固定选择,清华、北大校园周边门店也长期作为学生群体的日常食堂。
部分北京门店保留90年代装修风格,吊顶风扇、黄色吊灯及陈旧海报延续历史感,被调侃“被全球总部遗忘”。尽管品牌近年推进形象年轻化,但在北京进展缓慢。赛百味在中国长期未能有效本土化,菜单多年维持照烧鸡、金枪鱼、BMT等美式经典口味,未及时推出中式早餐或适应本地饮食习惯的产品。
直到2023年下半年,赛百味才显现加速本土化迹象。当年6月,与上海富瑞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总特许经营协议,承诺20年内新开4000家门店。截至2024年,已新增500余家,相当于此前27年总和。同时推出“厨师推荐”默认点餐选项,减少消费者决策压力,并上线早餐产品,如夹蛋饼、火腿的组合,对标煎饼果子。
价格策略亦逐步下沉,借助团购与外卖优惠,出现33元两个三明治、49元三次卡等促销方案,单价接近便利店包装食品。尽管如此,其42元轻食碗仍被指性价比低。相较之下,韩国、日本市场早通过韩剧植入(如《鬼怪》《来自星星的你》)完成消费教育,并推出牛油果鸡蛋酱、明太子虾仁等本土化产品。
赛百味进入中国时采用松散加盟代理模式,导致选址、定位脱离目标人群。虽定价较高(6寸三明治近30元),却按即买即走快餐设计门店,且长期未提供早餐服务。这种“高端小众”路线使其在全国扩张滞后,截至2023年上半年仅500多家门店,远少于麦当劳近6000家、肯德基破万家的规模,曾被媒体评价为“在中国市场几乎毫无声量”。
然而在北京,赛百味已形成独特文化认同。它被视为“30年老北京洋快餐”,承载着90年代使馆区西餐记忆,也成为清华附中、清华大学学生的成长印记。2024年8月清华店闭店时,引发学生集体留言告别。其三明治便于携带、可冷食、营养均衡的特点,契合北京白领高强度通勤与碎片化用餐需求,平均食用时间约10至20分钟,最快可达4分37秒。
尽管尝试借“京味儿”标签强化地域情感连接,赛百味仍未摆脱“点餐比答辩还紧张”的体验门槛。从坚持美式定制流程到近年才引入默认搭配,反映出其对中国市场反应迟缓。当前的本土化举措虽显积极,但能否突破北京圈层、实现全国性增长,仍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