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迎BMS 2.5亿美元付款 再冲港交所

百利天恒(688506.SH)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的71亿美元合作协议迎来关键进展,即将获得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公司此前已于2024年3月收到8亿美元不可退还首付款,累计将落袋10.5亿美元。此次付款涉及核心管线EGFR×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BL-B01D1),根据协议,若后续达成开发、注册及销售目标,公司仍有权获得最高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但百利天恒提示里程碑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该合作始于2023年12月,创下当时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金额纪录。根据协议安排,SystImmune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商业化与生产,并供应部分海外需求;BMS则拥有全球其他地区的独家权益。协议于2024年2月8日生效,首付款于一个月后到账。

在BD合作持续释放现金流背景下,百利天恒正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此前公司曾于2024年7月、2025年1月两度递表失效,虽于2024年底通过聆讯但未完成发行。

截至2025年上半年,BL-B01D1在全球开展40余项临床试验,包括3项全球关键注册研究和11项中国Ⅲ期临床。其6项适应症获突破性治疗认定,其中5项由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名单,1项获美国FDA认定。公司管理层表示正构建“研发+授权+商业化”三位一体的创新药体系。

与此同时,公司面临监管问询与业绩波动压力。2025年9月下旬,云南省医保局就其子公司百利药业生产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溶液558元/瓶(150ml/0.15g)的挂网价提出质询,指出该价格较同通用名口服片剂(单价约8元)高出近70倍。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亦因企业未按要求调价,于9月15日暂停该药品采购资格并下架产品。

医保局要求说明药品出厂价、终端价构成、近五年销量与利润、终端销售费用去向,以及是否存在代理商抬价或不正当营销行为。目前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财务方面,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8.21亿元,同比增长936.31%;归母净利润37.08亿元,扭亏为盈。其中91.6%收入来自BMS合作许可收入,推动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的-6.15亿元升至40.59亿元。

但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回落,营收降至1.71亿元,同比下滑96.9%;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同比下降12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34亿元,凸显对单一合作的高度依赖。

仿制药与中成药业务主要由百利药业承担。2025年上半年该子公司营收1.13亿元,占母公司总收入三分之二,但仍亏损2347.9万元。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达14.43亿元,同比增长93.34%,占营收24.78%;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同比增长90.74%。截至上半年,公司有15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2款处于IND受理阶段,3款进入Ⅲ期注册临床,共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其中国内近80项,美国10项。

为支持研发支出,公司于2025年9月完成37亿元定增,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重点推进BL-B01D1、BL-M07D1等核心ADC管线及GNC、ARC等前沿技术平台的研发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