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冲刺IPO,西安将迎第三家上市旅企

顶流西安,正在捧出第三个旅游上市平台。10月10日,据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西安全市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9.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和38.7%。西安继续跻身各大OTA平台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前十,与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并列。官方数据显示,假期前四日,西安大唐不夜城累计人流量达145.03万人次;《长恨歌》演出场场爆满,收入破千万。

这些热门打卡地背后多由专业景区运营公司支撑。在西安文旅市场,除曲江文旅(600706.SH)、西安旅游(000610.SZ)两家A股上市企业外,本土企业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陕西旅游”)正加快资本化步伐。近日,陕西旅游向上交所递交问询后修订的招股书,IPO进程进入实质性审核阶段。

陕西旅游于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12月启动主板上市计划,后因中介机构问题中止审查;2022年4月恢复审查,同年7月撤回申请。2025年5月,公司再度发起上市冲击。若成功上市,A股将集齐三家西安本土旅企。

陕西旅游控股股东为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长恨歌》为代表的旅游演艺、华山西峰索道等旅游索道运营及唐乐宫演艺餐饮服务。其主要业务所在的华清宫景区和华山景区均为国家5A级景区。

《长恨歌》位于毗邻兵马俑的华清宫景区,推出近20年已成为公司营收支柱。2022年至2024年,陕西旅游营收分别为2.32亿元、10.88亿元、12.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07.28万元、4.27亿元、5.12亿元。同期,《长恨歌》收入分别为7641.06万元、5.42亿元、6.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33.50%、50.12%、54.28%。2025年上半年,《长恨歌》收入2.95亿元,占总收入57.63%,整体上座率近80%。国庆假期前四天,《长恨歌》演出15场,观众3.83万人次,收入1242.52万元,人均消费324元,票价区间为198元至988元。

另一核心业务为索道运营,公司在华山景区运营西峰索道及华威滑道。因华山攀爬难度高,索道乘索需求稳定,西峰索道近年乘索率均超100%,收入占比约30%。华山另有一条北峰索道由三特索道(002159.SZ)运营,形成分流与竞争。陕西旅游披露,西峰索道在垂直高差、运力、票价方面均具优势,淡季票价120元/人次高于北峰索道的45元/人次,营收与乘索率均领先。

当前西安文旅热度持续攀升。2023年,西安接待游客2.7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350亿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曲江文旅、西安旅游、陕西旅游几乎掌控当地最核心景区及旅游服务资源。曲江文旅运营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网红景点,2025年国庆期间日均客流超39万人次。西安旅游则拥有胜利饭店、解放饭店等酒店资产及西安中旅、西安海外旅行社品牌。

尽管客流旺盛,本地旅企普遍面临盈利难题。曲江文旅近三年连续亏损:2023年亏损1.95亿元,2024年亏损1.3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5.32亿元,同比下降三成,净亏损1388.07万元。主因系核心景区多为免费开放,二次消费转化低,且应收账款坏账压力大。截至2024年末,其对曲江新区管委会下属单位应收账款余额达9.2亿元,计提坏账准备3.6亿元。

西安旅游亦受困于缺乏核心景区资源、酒店重资产运营成本高及旅行社议价能力弱等问题。2025年上半年营收2.18亿元,净亏损5599万元。相较之下,陕西旅游凭借高毛利的演艺与索道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长恨歌》毛利率达84.06%,索道业务超60%,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逾70%。2025年上半年营收5.16亿元,净利润2.47亿元,远超另两家。

但陕西旅游部分资产依赖特许经营权,华山西峰索道及华威滑道特许期限分别至2047年6月10日及2046年1月5日,存在到期无法续期或提前收回风险。此外,目前华山景区未征收资源有偿使用费,若未来开征将影响现金流。

公司收入主要集中于省内,省外拓展尚处培育期。2021年进入山东泰山,推出《铁道游击战》,2024年上座率仅12%,为旗下四个剧目最低。但陕西旅游仍计划加大省外投入,拟募集资金15.55亿元中约7.3亿元用于泰山秀城(二期)建设,占募资总额近一半。若成功上市,资本助力下三家企业在客源与规模上的竞争或将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