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迹科技登陆港交所,三年累亏8亿仍面临盈利挑战

10月16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2670.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较95.6港元的发行价高开49%,报142.8港元/股,总市值约100亿港元。公司由支涛担任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总裁及控股股东之一。支涛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学专业,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BA学位。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计,云迹科技以6.3%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在酒店场景中,其国内收入份额达13.9%,领先第二至第五名之和。2024年单日高峰同时在线机器人超36000台,在适应三维多层空间的机器人参与者中,其在线数量与服务消费者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公司首款酒店机器人“润”系列于2015年推出,寓意“奔跑者”,设计高度1米,重45公斤,强调亲和力与安全性。初期市场接受度低,曾被视为“吉祥物”。2020年疫情推动无接触服务需求,订单激增,覆盖酒店突破1300家。截至2024年底,产品进入全球3.4万家酒店、150家医院及工厂,单日峰值运行3.6万台,全年执行服务超5亿次。

技术方面,2016年实现室内定位导航厘米级误差控制;2019年“格格”系列支持语音交互与人脸识别,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2023年发布可切换送物、清洁、巡检功能的UP系列,单机日服务能力达1.5万次。其HDOS系统被评“全球三维空间机器人服务量第一”,支持多模态交互与动态路径规划。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61亿元增至2.45亿元,复合增长率23.2%,毛利率由24.3%提升至43.5%。收入主要来自机器人及功能套件(2024年占比77.2%,收入1.89亿元)和AI数字系统(占比22.8%,收入5588万元)。

2014年7月至2021年12月,云迹科技完成八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2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联想、携程、启明创投、科大讯飞等。2022年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2025年3月终止,转而冲刺港交所并成功上市。

尽管市场地位领先,公司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股东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3.65亿元、2.65亿元、1.8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8.15亿元。2025年前5个月净亏损1.18亿元,同比扩大40%。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仅1.05亿元,同期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05亿元。

亏损主因包括对酒店场景的高度依赖——2022至2024年该场景收入占比分别为70.1%、95.1%、83.0%。行业价格战加剧,主力机型“格格”平均售价从2022年2.68万元降至2024年2.09万元,降幅22%;UP系列从2023年5.42万元降至2024年2.23万元,降幅58.86%。

公司正推进向“硬件+软件+服务”转型。2024年AI数字系统毛利率达61.5%,高于硬件业务的38.1%。同时拓展医院、商场、写字楼等新场景,截至2025年5月31日,非酒店场景收入占比不足7%。云迹科技表示,上市缓解资金压力,但仍需应对价格战、技术迭代与场景扩展等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