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专用”标签未能保障健康,反而成为商家引导家长踏入“高钠陷阱”的诱饵。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多款标榜“减盐低钠”的婴幼儿调味品实际钠含量远超成人减盐产品:部分儿童酱油钠含量高于普通减盐酱油,一些儿童食用盐的钠含量接近成人食用盐,多款鳕鱼肠已属高钠食品。在儿童酱油、食用盐等品类尚无婴幼儿专用国标、缺乏统一钠含量限定的现状下,“低钠”宣传正沦为商家误导家长的营销话术。
产前诊断医生王萌在为一岁多宝宝挑选调味料时发现,宣称“减盐低钠”的儿童酱油钠含量反而更高。数据显示,千禾零添加减盐生抽每10毫升含钠295毫克,爷爷的农场有机松茸酱油(减盐型)每10毫升含钠409毫克,英氏有机酱油(减盐型)每10毫升含钠320毫克。儿童食用盐同样存在该问题,宝宝馋了“黑松露松茸盐”每5克含钠1400毫克,高于太太乐鸡精的1000毫克。其“乳酸菌果蔬盐”每5克含钠达1510毫克。
品牌客服建议1—2岁宝宝每日食用1.6克该盐,按此计算摄入钠达483.2毫克,接近《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年版规定的1—2岁儿童每日钠适宜摄入量500毫克上限。叠加辅食中天然钠,易致摄入超标。鳕鱼肠方面,爷爷的农场DHA高蛋白鳕鱼肠每100克含钠774毫克,超过《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界定的高钠食品标准(≥600毫克/100克)。
《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指出高钠饮食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风险,强调儿童用盐量应少于成人。营养师王薇表示,婴幼儿肾脏发育不全,过量钠摄入加重代谢负担,影响营养吸收。目前婴幼儿谷类、罐装辅助食品及辅食营养补充品有“婴标”国标,但儿童酱油、食用盐、鳕鱼肠不在覆盖范围内,执行标准均未限定钠含量。
市场上的儿童酱油、食用盐等产品执行GB/T18186、GB31644等通用标准,鳕鱼肠执行团体或企业标准,均无钠含量限制。商家利用家长心理将“儿童专用”“低钠”作为溢价卖点,爷爷的农场儿童酱油售价35.22元/152毫升,英氏为19.4元/110毫升,而千禾减盐生抽两瓶500毫升售价28.42元,价格仅为前者的12%至16%,但钠含量更低。高价未带来更低钠,反致健康风险转嫁婴幼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