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都市圈获批 国家级布局再落子东北

近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并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长春成为全国第18个、东北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

2024年,长春经济总量占吉林省GDP的53.1%,省会首位度居全国第二,但城市能级与竞争力相对不足。同期,大连、沈阳GDP均突破9000亿元,而长春仍处于7000多亿元体量,在“东北F4”中存在感弱化,区域辐射能力受限。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征学等人指出,2010年以来,长春都市圈范围内的吉林、四平、辽源等城市常住人口持续下降,四平城区人口从2017年的68.1万人减少至2023年的65.2万人,凸显“大而不辐”的困境。

《规划》明确,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由长春市与吉林、四平、辽源三市组成,总面积约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10万人,未来将打造长吉、长平、长辽三大组团,并推动与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联动,构建科创产业走廊和对外开放通道。

交通互联是都市圈建设前提。目前,长春至四平、吉林高铁分别耗时约26分钟、40分钟,辽源尚未通高铁,部分城市间未实现“1小时通勤”。8月16日,长四辽通高铁(辽源段)项目推进会召开,辽源市委书记沈德生表示项目落地仍需多方支持。吉林省计划构建以时速350公里为主、局部400公里的高铁网络,实现长春与各市州高铁联通。

产业协同面临挑战。长春传统支柱产业汽车产量近年下滑,2023年被深圳超越;创新能力在全国101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8位,东北地区第四。《长春市落实〈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聚焦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医药等产业延链展链布局。

黄征学建议,长春都市圈应建立联合招商机制,推动错位发展,强化长春在科技创新策源、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周边城市配套承接能力,构建协同发展体系。

长春都市圈建设亦被纳入东北全面振兴战略。2021年《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以来,长春被定位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双循环交汇点。2024年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俄罗斯、韩国企业签署超百亿元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与满洲里口岸联动,形成“借港出海”新通道。

丁长发认为,东北振兴需依托科技创新转化,长春都市圈应以此为契机,营造崇尚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推动科教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吉林省委主要领导今年3月在《学习时报》撰文强调,将以长春都市圈建设辐射带动全省,挖掘各地潜力,推动融合发展。今年以来,省委通过调研、专题会议多次部署,成立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推进节奏密集高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要求发展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和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已进入“深度同城化”阶段,长春都市圈建设既是吉林省“十五五”最重要战略性工程,也是重塑东北区域发展格局的关键支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