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两年,芒果台经典IP《向往的生活》第八季正式回归,原班人马坐镇蘑菇屋,但拍摄地迁至乌镇,引入“戏如人生”主题,尝试通过话剧排练、剧本围读等环节融合艺术与生活。首期节目因节奏拖沓、广告生硬、大量时间用于读剧本而遭观众批评,被认为偏离田园治愈初心,失去烟火气。黄磊频繁输出鸡汤、何炅刻意捧场、年轻嘉宾缺乏主见等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彭昱畅举广告牌十几分钟等植入行为也引发反感。
前两季曾因刘宪华活跃气氛而广受好评,而本季沉闷氛围让节目更像话剧工作纪录片。往季“劳动换食材”的设定被发呆和点外卖取代,生活气息几近消失。但从第三期起,节目逐步调整:黄磊重新掌勺,何炅回归灶台,采红菱、踩缝纫机等日常片段重现闲适田园画面。陈赫归队带来笑点,口碑开始回暖。
“戏如人生”主题不再局限于剧本围读,青年演员郝童欣与韩燕楠菲出演《跷跷板定律》,分享北五环租房压力、做家教经历、面对老人需求困惑等真实生活细节,呈现当下综艺稀缺的质感。张子枫雨中跳绳、彭昱畅发呆侧影、杨超越操作缝纫机等平凡瞬间,使慢生活变得具体可感。
慢综艺兴起于观众对快节奏竞技类节目的审美疲劳。2014年《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乡村特辑被视为雏形,展现插秧、识别农作物等田园场景。随后《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融入旅行与人文元素。2017年《向往的生活》以“守拙归田园”理念打造蘑菇屋,成为慢综艺标杆,在快综艺盛行时期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此后,《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忘不了餐厅》《奇遇人生》《五十公里桃花坞》《种地吧》等节目相继上线,推动慢综艺进入爆发期。这类节目强调节奏放缓,关注内心感受,常以民生或文化内容为主体,提供情感疗愈功能。其核心是为高压下的年轻人构建“电子乌托邦”,通过做饭、种地、聊天等无压力叙事实现视觉疗愈。
《忘不了餐厅》聚焦认知障碍老人,《快乐再出发》以0713男团真实互动打破剧本套路,《五十公里桃花坞》探讨陌生人社交与代际冲突。2023年《种地吧》邀请年轻人用190天种植140余亩土地,豆瓣开分8.6,催生“云监工”现象,标志慢综艺从“向往生活”转向“拥抱生活”。
2024年优酷推出《这是我的岛》《岛屿少年》,以海岛生活为背景,结合青春成长主题,前者偏娱乐性,后者重心理观察。九年发展,慢综艺已从情绪港湾演变为生活镜像,虽面临同质化与市场疲软挑战,但仍在跨界融合中拓展边界,持续提供精神慰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