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扩张遇冷:回本周期拉长,闭店潮加剧

两大量贩零食品牌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相继递交港股招股书,拟冲击“零食第一股”。万辰集团于2025年9月23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前鸣鸣很忙已于同年4月底披露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万辰集团营收从5.49亿元增至323.29亿元,净利润由0.68亿元波动至6.11亿元;同期鸣鸣很忙收入从42.86亿元增长至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由0.81亿元升至9.13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万辰集团门店达15365家,其中加盟店占比99.4%,数量为15275家。鸣鸣很忙在2024年底拥有14394家门店,到2025年9月宣布全国门店超2万家。两家品牌门店总数接近4万家,均以加盟模式为主导。快速扩张依赖收购与加盟,万辰集团通过收购“好想来”“来优品”“老婆大人”等品牌整合为“好想来品牌零食”,而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11月合并而成。

量贩零食核心优势在于低价策略。万辰集团约95%产品直接采购自品牌厂商,终端零售价较传统商超低20%-30%。例如可口可乐售价1.8元、脉动2.8元、果冻5.1元/斤。价格优势推动门店高速扩张:万辰集团2023年末门店4726家,2024年末增至14196家,一年新增9776家,平均每日开店26家;鸣鸣很忙从1万家到2万家仅用15个月。

然而行业毛利率偏低。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毛利率分别为7.45%、7.50%、7.62%;万辰集团零食业务2024年毛利率为10.9%,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11.5%。相较之下,蜜雪冰城毛利率约为30%。有“好想来”加盟商表示,单店前期投入包括房租、装修和首批货款约90万元,虽客流密集但实际利润微薄,“给公司、房东打工”。

加盟商回本周期明显延长。多位加盟商反映,过去一年内回本较为普遍,如今则需更长时间。一名投资者称当前平均回本周期约29个月,高于便利店业态。部分加盟商投入超百万元仍未回本,有浙江加盟商运营四家赵一鸣门店,仅两家回本,其余尚需半年以上。按其测算,单店月营业额须达30万元方可保本:毛利6万元,扣除人工2.5万元、房租1.5万元、运费3000元、杂项2000元、电费5000元后持平。

市场趋于饱和导致闭店增多。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新开1468家门店,同时关闭259家,超过2024全年闭店总数。2025年9月,“好想来”被曝济南多家门店停业。重庆市场方面,赵一鸣已退出,原直营铺面经营不足三个月即撤离。湖南一名加盟商称其与股东共开设十余家赵一鸣门店,去年新开门店普遍亏损,2025年9月底关闭3家,累计亏损150万至160万元。

过度密集布点影响经营。有加盟商指出,业绩达标后品牌方强制要求开设副店,且无明确保护距离,相邻门店间距可短至500米,同一城镇出现三家以上门店现象普遍。尽管品牌方取消加盟费并对特定面积门店提供补贴,但经营压力持续上升。

竞争加剧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重庆加盟商表示,部分引流饮料单品利润仅0.2元,扣除人力与电费后实为亏损销售;定量装膨化食品利润仅为0.1至0.3元。当前月收入不及普通务工者。库存积压问题凸显,有“好想来”员工透露,去年进货至今仍有未售出商品。公司新规规定,若门店存在过期商品或未及时调价引发投诉,将强制关闭收银系统至少两小时。

消费者对低价真实性提出质疑。部分顾客认为除水饮外其他品类并无价格优势,白牌散称零食存在“鬼称”现象,克重标注不透明,保质期管理混乱,易遭职业打假。为寻求突破,“好想来”部分门店引入盲盒、挂饰等潮流商品,其中盲盒销量较好。另有消息称该品牌正筹划转型综合超市,打造新品牌“万市大集”,良品铺子等亦探索类似路径。目前转型成效尚未显现,行业窗口期正在收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