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前三季度GDP增长 机器人产业成亮点

全国各省市前三季度GDP数据陆续发布,区域经济呈现新亮点。

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机器人相关指标表现突出。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京东物流10月24日宣布,未来5年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场景。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GDP为68495亿元,同比增长5.7%。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笔记本计算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5.6%、52.5%、41.1%、41.3%。

杭州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达97.9%;宁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增长9.3%,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上海高端制造业出口增长显著,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机床、石化机械出口分别增长41.6%、39%、36.5%、29.6%。

四川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比上年全年加快8.8个百分点。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50%、48.1%、41.8%。

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2.7%。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8.2%,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机、集成电路、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26.6%、13.4%、12.8%、39.0%。

辽宁前三季度GDP为24283.9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0%,钢材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各地提及的机器人主要为工业机器人,属于自动化范畴,反映中国制造业加速自动化进程,国产化率在滚珠丝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领域不断提升。

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9.6%。

湖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0.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3.2%,服务器产量增长30.8%。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同比增长12.8%,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远高于去年同期3.2%。

四川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6%、20.2%。

广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20.2个百分点。

浙江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4%、11.6%、10.6%。

海康威视、美的等龙头企业正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应用于制造基地,实现装配错漏检测,覆盖螺钉漏打、导热垫漏放、风扇装反、把手漏装、PE孔垫有无、丝印LOGO缺失等场景,检测准确率达99%以上。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成为行业首个智能体工厂,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业务场景,通过Agent-to-Agent通信实现自治协同,集成工业大模型增强决策能力。

盘和林表示,AI与制造业融合是趋势,重点在于提升质量而非产能,支持柔性制造与按需生产。当前挑战包括应用场景有限、成本效益考量以及人才和算力支撑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