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双星系统中三颗地球大小行星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发现了一个位于距地球约190光年远的双星系统TOI-2267中的三颗地球大小的行星。这项研究成果已于本月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研究揭示了一种独特的行星构型:其中两颗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并发生凌星现象,第三颗则在其伴星周围发生凌星。这使得TOI-2267成为目前已知首个其两颗恒星均被观测到拥有凌星行星的双星系统。

TOI-2267由两颗彼此紧密环绕的恒星组成,构成一个紧凑的双星体系。天文学家在此系统中探测到了三颗体积较小、以岩石为主的行星,它们以极短周期紧贴恒星运行。

此次发现打破了多项纪录:这是目前已知最紧凑且温度最低的带行星双星系统,同时也是首个在两颗恒星上都观测到凌星行星的系统。

尽管数据源自NASA的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但最初对其中两颗行星信号的识别是由列日大学和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IAA-CSIC)的天文学家利用自主研发的探测软件SHERLOCK完成的。

为确认这些信号确为行星,研究团队开展了大规模地面联合观测行动。由列日大学米夏埃尔・吉隆教授领导的SPECULOOS和TRAPPIST望远镜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些自动化望远镜专为研究围绕暗弱、低温恒星运行的小型系外行星而设计。

该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关于行星如何在高度动态不稳定的环境中形成的理论,表明宇宙可能具备在极端条件下构建并维持行星系统的机制。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系统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可用于检验复杂环境下行星形成模型的极限,并更深入地理解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多样化行星系统架构。

该系统被视为一个天然实验室,有助于探究类地岩石行星如何在极端动力学条件下诞生并长期存续。这一发现为未来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及下一代巨型地面望远镜进行深入观测铺平了道路,有望精确测定这些行星的质量、密度及大气成分。

这项发现凸显了将空间探测任务与专用地面望远镜相结合的强大能力,正推动着系外行星科学不断迈向新的前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