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与NAND Flash价格持续上涨,LPDDR5X交付周期延长至26-39周,部分订单或延迟至2026年中交付。受此“超级周期”影响,中国智能手机供应链面临巨大成本压力,多家厂商已上调产品售价。
小米红米K90系列12GB+256GB版本定价2599元,12GB+512GB版本售价3199元,较前代同配置机型上涨300至600元。为缓解用户压力,小米将12GB+512GB版本首销月内降价300元至2899元。
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近期内存价格涨幅“非常离谱”,总裁卢伟冰称上游成本压力已直接影响新机定价,全球供应链趋势超出公司控制范围。
其他国产品牌亦跟进调价:vivo X300系列上涨100-300元,OPPO Find X9上涨200-300元,realme GT8上涨300-500元,iQOO 15系列起售价由3999元涨至4199元。
芯片设计商同样承压,联发科最早可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面临智能手机芯片利润被挤压的局面。随着2026年芯片工艺转向2nm节点,晶圆成本预计将进一步上升。
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主要内存供应商计划在第四季度进一步提价,涨幅最高可达3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