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承保新能源汽车已超过4000万辆,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30%。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投保率达91%,比燃油车高6个百分点。
尽管市场迅速扩张,但2024年新能源车险整体呈亏损状态。中国精算师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指出,新能源车险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约2.2倍,而保费仅为燃油车的1.7倍,难以覆盖风险成本。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道明表示,新能源汽车出险率和赔付率显著高于燃油车,基础数据不足、新品牌新车型缺乏历史承保理赔经验,技术迭代速度快于传统定价模型更新频率,构成主要挑战。
维修成本高亦加剧亏损压力。新能源车配件供应链相对封闭,维修门槛较高,导致赔款金额偏高。营运车辆占比较高、新车占比较高,进一步推升出险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认为,智能化趋势正深刻影响保险业,需摒弃传统保障模式,从驾驶员操作风险或车企产品风险入手,推动以行车数据为基础的定价机制,提升承保、定价、定损、理赔及精算专业性。
绿色化趋势下,保险服务将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尹江鳌建议研究绿色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拓展投资、生产、消费、出口等领域的风险保障与投融资服务。
破局方向包括加速研发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推进数据驱动风险减量管理、建设新能源车智能交互生态平台。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建议险企加强数据积累以优化定价模型,深化与车企合作提升理赔能力,并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
监管部门正推动保险业与汽车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降低车辆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实现消费者、车企与保险公司多方共赢。
自2021年底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上线以来,因定价与风险不匹配,“车主喊贵”现象频现。张晓蕾认为,中短期内随着车龄上升和营运车趋于饱和,风险率有望下降,费率或逐步平稳甚至回落;但长期走势仍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