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兴股份”)近期披露北交所首轮问询回复,回应生产经营合规、关联交易公允性、业绩增长真实性等多项问题。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原计划冲刺深交所主板,后于2024年10月30日挂牌新三板,不足一年即启动北交所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财信证券。
恒兴股份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紫外光(UV)固化涂料和PUR热熔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塑胶、地板、木器等基材领域,其中“PVC(石木塑胶)紫外光固化涂料”被认定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
股权结构方面,李皞丹直接持有公司27.01%股权,并通过湖南湘恒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控制55.79%表决权,合计控制82.81%表决权,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恒兴股份营业收入从6.52亿元增至8.7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75%、16.41%;归母净利润由4604.20万元上升至1.13亿元,盈利增长显著。但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09%至4.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3.99%至6111.35万元。同期,东南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8.27%,越南、泰国生产基地逐步释放产能,成为海外业务支撑点。
问询回复中披露,2024年因UV阻燃腻子与底漆所用阻燃剂存在吸潮问题,导致客户木地板出现起泡变色,公司支付质量赔偿款1529.85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2.6%。公司称系研发阶段对环境适应性评估不足所致,已升级品控流程,未影响核心客户合作。
此外,子公司恒旺新材曾因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先行生产、安全施工不规范被处罚;报告期内存在个人卡收付款及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等内控瑕疵,相关问题已在监管问询中被重点提及,公司同步披露整改措施与进展。
从拟登陆深交所到转战新三板再冲刺北交所,恒兴股份资本路径多次调整。此次问询回复既是监管回应,亦为企业梳理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技术积累与盈利增长之外,如何解决产品质量与内部治理短板,将成为其能否成功登陆北交所的核心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