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团队首次破译钩盲蛇的基因组,揭示了这种无需交配即可繁殖的蛇类独特进化机制。钩盲蛇体长仅十几厘米,是全球最小的蛇类之一,因常藏于花盆土壤被称为“花盆蛇”。研究发现,其祖先在4100万年前经历两次跨物种“联姻”,获得三套染色体,并通过染色体融合实现稳定遗传。
研究还发现,钩盲蛇的三套染色体天然兼容,避免了基因冲突,同时其卵巢细胞中高表达的DNA修复酶能有效修补遗传损伤,确保后代基因组稳定。这一成果颠覆了“孤雌生殖动物面临进化困境”的传统认知,为理解动物生殖多样性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