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是如何进入扛头部剧演员阵营的?

作者 / 耳东陈

运营 / 小饼干

追平《鸣龙少年》的kk不禁感叹,张若昀找到了他作为演员的表演“统治区”。

和其他以类型划分高光领域的演员不同,张若昀的表演打破类型的界定,不受古今限制,更与职场“制服诱惑”没什么联系,只与人物本身相关,与生活里普通的“你我”有关。

这就回到了近期又被翻出来,不断讨论的横跨粉圈与行业的议题:你觉得内娱哪个演员会选剧本?

张若昀应该算一位。

一、被选择的时候,演好

张若昀真正火起来,应该是15年的网剧《无心法师》,他在其中扮演为心爱的人祭天的“美强惨”张显宗。

原著里对张显宗形象的描述是:

"张参谋长今年也就是三十来岁的年纪,看着不老不少,不丑不俊,乏善可陈,但也挑不出大毛病"。

“不丑不俊”划重点。

如果互联网有记忆,随着走红,张若昀的形象一度伴随争议,一度被嘲“丑昀”。目前可考的两个版本“内娱丑帅”男演员中,他都在其中。

在内娱或俊美或英挺的生圈叔圈,张若昀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帅”,但胜在氛围感足——角色和他本人的气质,双向奔赴加成了。

张显宗是代表。角色本身的设定不是什么绝世美男子,所以张若昀诠释起来反而可以尽情释放性格上的魅力,专情、体贴、情绪稳定的“纯爱战神”,只对岳绮罗的专一放到现在也是令女性受众动心的理想型。

另外,在剧作中本身既有不成文的规定: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女观众的。尤其还是痴情反派,be结局,不要说当时的观众受不了沦陷,角色和演员共同构成的长尾效应到现在也后劲十足,“张显宗,我牙疼”俨然成为意难平的标志性金句台词。

再者,不刻意强化外貌甚至选择性忽略,反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时期的观众敏锐关注到张若昀的挺拔瘦削的体态,与张显宗军装披风的造型天造地设;观众带着显微镜看人看剧也是老早就有的,张若昀骨节修长有力的手也成为了这一时期出圈和吸粉的重点。

“宝藏演员”自此被发掘,形体、演技、台词样样过关,还有一些满足受众独特审美(声控、手控、喉结控等等)的buff,自此这位年轻的演员正式进入“85生”序列。

回到开头,在kk看来,“哪个演员最会挑剧本”本身是个伪命题,首先有没有得挑要打问号。在成为能够“扛剧”的绝对主演人选之前,大部分演员都是被选择的,或者说好不容易有一个角色出来了,一堆相似的角色来找——这就是为什么演员行业里流传着“演一个茄子,所有紫色都来找”这么句话。

在被挑选和同质化有限的选择范围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并有突破,对演员来讲很难。张若昀也不例外,即便父亲是著名的导演张健。

暂且按下家务事不表,在张若昀成为“张显宗”之前,年轻观众不认识他的名字中的“昀”字,微博上几万粉丝们叫他“的的”阶段,张若昀演了一大堆抗战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亲爹导演的。

在文章主演的《雪豹》中,张若昀饰演的是周卫国的弟弟,刘志辉(就是被周卫国喷一脸水的小辉),这个角色给他奠定了坚实的大众基础——荧屏上,2010-2015年间,整个剧集市场被各式各样的“打鬼子”抗战剧和“搞情报”的谍战剧填满,黄金五年也让这类剧成为年轻演员转型和类型年轻化的转折点。

后来在张健执导的《雪豹坚强岁月》中,张若昀成为了周卫国,他饰演的角色和毛晓彤饰演的萧雅成为很多年轻观众的“意难平”。在还没有lofter的想当年,剧粉聚集在百度贴吧里,为爱发电产出满坑满谷的同人续写。周卫国&萧雅和周卫国&陈怡的CP粉们一度为了到底谁才是白月光官配而争论不休。

在两版《雪豹》之间,张若昀的戏路主要分成两个维度:都市言情(苦情)以及抗日谍战。结合市场本身的大环境,在kk看来,抗日谍战对于当时的张若昀加成更大。他先后在《黑狐》《风影》中饰演方天翼,典型的抗日谍战剧中的主人公形象,智勇双全,心怀家国,小团队中的“大爹”和“团宠”。

相比于这两部,kk对张若昀选角的能力另眼相看的反而是《雳剑》,他在其中饰演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一二二师的师长严颂声。按照现在“挑”角色的逻辑,亲爹执导,又有过同类成功作品打底,男一号手拿把掐。但是他还是选择了严颂声,证明他对角色有准确的审美判断力,重完整度而非戏份——事实上这部剧其他的角色也确实乏善可陈,套路式的工具人罢了。

严颂声几乎可以说是全剧成长轨迹最完整的角色,殉国的结局更是悲壮。在这个人物生命的终点,不忘命令属下发电报“寡不敌众,全员阵亡”,展现出作为军人的血性;死前手里还握着心爱女孩的照片,身许国心许卿的柔情令人感喟。(关于这个角色的小作文和续文,贴吧里仍有古可考)

不得不说,现言对于张若昀而言并非适合长足发展的领域。这时期的他也演过《恋歌》,林恒这一苦情暖男形象多少和他的气质有出入,全程压着演的感觉明显。杀马特的造型也是一言难尽。

对于演员,适度试错是有价值的,发现不合适及时调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有选择的时候,选精

以《无心法师》为分界,张若昀从此“开大”,逐步进入到扛头部剧的阶段。

这里还有一部值得一提,谍战剧进入到偶像化、年轻化之后的《麻雀》。张若昀在其中饰演的唐山海,实际上延续了“严颂声”的角色特点:非第一主角,但人物成长完整,高光时刻和下线时刻重叠,强烈冲击观众心中的“意难平”。唐山海被活埋赚足眼泪,“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演技辨识度。

张若昀作为演员,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懂得自己擅长什么,和角色之间的契合点在哪。在有得选的时候,也不会盲目扩张,将自身的灵性、喜感和对市井小人物的鲜活气,跟角色融为一体。

这一阶段,他饰演的角色里,没有高大全,不是高富帅,更不是舍我其谁的孤胆英雄——无论古今,被环境推着走,纵使明知可能螳臂当车,也要奋力一搏的小人物,几乎都被他演活了。

因为某部古装剧中过于抓马的造型,张若昀的古装扮相也一度遭遇口诛笔伐(死亡眼影眼线什么的……)但好在后来有《庆余年》和《雪中悍刀行》中范闲和徐凤年的造型给他正名。且这两部中的两个角色,共同点是隐匿身份,从人生谷底不断向上走,直到实现真正的爆发,男频向的共性,满足了大部分男性观众对“爽”和“逆袭”的自我代入。

而在大众层面,不论是角色本身,还是张若昀本人的气质,“讨喜”都是非常重要的吸睛点,亲和、知礼,又冷不丁会冒坏水,出鬼主意,灵且可爱。《庆余年》第一季中,陈萍萍评价范闲“讨人喜欢是范闲的强项”,当时弹幕里也有评价说“小范这样的孩子没有长辈不喜欢吧”。

更为难得的是,张若昀在成熟和少年气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也可能是演员本身的气质使然,在起伏中成长,经历过后沉淀出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气质,童心和灵气关不住就会跑出来,成为演员和角色之间互相加成的况味。

他的这种复合气质贯穿了诸多作品中的许多角色,除了《庆余年》和《雪中悍刀行》,《亲爱的她们》中的何安宁,在一堆嬢嬢中游刃有余的大男孩,将他“讨喜”的特点通过形象放大数倍。

百度指数中,张若昀的粉丝画像年龄分布也显得和其他年轻男演员不同,20-29岁,30-39岁偏向熟龄的人群占多数,40/50岁上的年龄层也能占到四分之一以上的比例,一方面和他早期在谍战抗战这类全民向剧集中夯实的大众基础有关,也和他爆红后角色的选择仍走大众化的路径有直接关系。

年轻男演员拥抱主流正剧是到了一个阶段的必选项。《警察荣誉》里的李大为延续了张若昀选择角色上的草根气质和“讨喜”感。作为“搭头”来到三里河派出所的李大为把初出茅庐的小片警呈现得鲜活灵动。该剧作为现实题材,离着生活近,市井生活气就更加成为考验人物站不站得住的标准,张若昀把这个角色的莽撞、青涩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冲动但不愚蠢;又市井气但不油腻。不端着,能沉下去,真的是年轻演员非常可贵的且难得的特质了!

再到《鸣龙少年》里的雷鸣,这个角色对于张若昀来说更像是量身定制。并非传统意义的“刺头”型老师,受到父亲的影响,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而不愿再将枷锁套到自己的学生身上。面对五花八门的学生,总能找到对症下药的办法,不是收服或者强行管理,而是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们平等相处——可能某种层面上,雷鸣也是张若昀自己一个侧面的代入,关于家庭代际的。

做演员,声台形表是基本功,不论小透明时期还是大红大紫之后,基本功过关才能撑起角色,否则泼天的富贵来了该接不住也是接不住。我们虽然试图通过梳理张若昀作为演员“挑选”剧本有哪些玄妙技巧,说到底,无外乎是看到了一个业务能力抗打的演员,在没得选和有得选的时候都接住了眼前的机遇罢了。

演员挑剧本,角色也选人呢。

属于演员的“人生角色”,也并非都是挑来或者等来的,抓住眼前的,才有以后的。

标签: 张若昀 演员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