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都灵周翊然“撕番”,再次证明女性是一种处境

作者 / 张   特

编辑 / 阿   笔

运营 / 狮子座

脱粉陈都灵?白干,刚攒的口碑一朝全砸了?陈都灵连挂了两天热搜。乍一看还以为又是经典饭圈争番叙事。这件事还得从《翘楚》官宣说起。5月6日,优酷更新2025年剧集片单,其中陈都灵和周翊然的新剧《翘楚》正式官宣,按照常规,剧集官微在领衔主演一栏,贴心的标注了:排名不分先后按姓名首字母排序。翻译一下就是两位主演平番。

瞬间引发了讨论。首先涌入话题页面的是

——周翊然是谁?

——他为什么可以和陈都灵平番?

两家粉丝迅速加入战局,之后,陈都灵和周翊然先后发布长文安抚。这篇小作文再次让陈都灵冲上了热搜,话题词是#脱粉#。

粉丝不满观众疑惑的背后真的只是番位问题吗?内娱女演员要流量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不用给平庸的男演员抬轿子?内娱男演员真的断层到这种青黄不接的程度了吗?

一、是番位问题吗?

在讨论周翊然是否能和陈都灵平番这个事之前,先来看一下《翘楚》这部作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内容?

剧集改编自希行的小说《楚后》,讲述的是前世贵为皇后,被丈夫萧珣利用,最终含恨而死的楚昭,重生之后以“女将军之女” 身份重返朝堂,一路披荆斩棘,手撕渣男、扶持幼帝,推动女学制度改革......重生权谋+女性觉醒,典型女频大IP.

画一下重点,女频!女频!女频!

剧方强调排名不分先后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女频IP影视化,男主故事占比将大幅增多,一定程度压缩女主故事线的同时,将弱化女主人设。

这几乎毋庸置疑,因为有大量的先例在前。

比如让陈坤时隔多年被嘲讽的《天盛长歌》,又比如让赵丽颖忍不住发微博吐槽飞页的《有翡》,甚至是让陈都灵得到了更多认可的《雁回时》,也有过相关争议点。《天盛长歌》和《有翡》都是典型的大女主魔改大男主。

如果说当年手握《金陵十三钗》的倪妮还无法与陈坤比肩,王一博彼时处在流量巅峰期,这样的配置站在制作方角度尚能理解。那么对比之下,周翊然确实暂时还没能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代表作品。

讽刺的是,“脱粉”词条甚至直接冲了微博热搜,话题内居然全在责怪陈都灵软弱不抗争?比起陈都灵评论区的责怪软弱、争不过等责备的“脱粉”,周翊然的评论区,截然相反,那可真是让世界充满爱。花粉要求姐姐事业至上要刚要激流勇进,男艺人粉丝那就宽容多了,只要不犯法不恋爱基本就能得到无条件的拥护。两相对比,讽刺值拉满。长叹一口气,爱也分性别。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是个番位问题,那么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李沁要在《庆余年》年里和张若昀平番,并且《庆余年》将增加鸡腿姑娘戏份,改为在林婉儿的帮助下,范闲逐渐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倘若真有这事,“李沁”恐怕早被围剿了。甚至不需要拿出男频头部IP,想想看《卿卿日常》当年田曦薇搭档白敬亭面对的舆论。

忍不住要替“陈都灵”们问一嘴:女演员们到底要多努力,才能“搭”上这些平庸的男演员?

毕竟,在《雁回时》之前,陈都灵兢兢业业在各种组里演了无数配角,才算终于摆脱了木头美人的称号,靠“刷题”得分。

再来看看周翊然的作品列表:

2017年易安音乐社爱豆出道,2018年开始转型做演员,2021年《乔家的儿女》,同年就搭档周迅,出演了彼时火热的类型——家庭生活剧《小敏家》,但也仅仅只算得上参演。之后还搭档了另一位著名资源型艺人庄达菲。目前为止,算得上小范围有热度的作品是青春甜剧《当我飞奔向你》。

演技如何呢?当年小敏家里和周迅将母子演成年下忘年恋既视感一度还被吐槽过。

这样的平番故事,怎么不算是,女明星奋斗半生才终于站在了某些男演员的起点呢?撕番位?不,是女性困局之内娱篇罢了。

二、到底在争什么?

网文言情区以及后来大量IP影视化之后一直流传一句话:“偶像剧的上限是由男主决定的”。

女性话题热度不断攀升以来,言情区也有相关讨论:对比男频,女频创作还是走在逐渐偏向于刻画男性角色的道路上?短剧、短篇让网文大盘整体的女频故事滑向了娇妻文?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于女频创作也好,影视化也好,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和现象?

回顾一下国产女频改编的创作史,无论是早期以女主角为中心,但戏剧点设计在“男人们都爱我”的偶像剧时代,还是后来女性角色在封建王朝对抗悲剧宿命和压迫的大女主时期,又或者如今各色的爽文复仇重生阶段,男性角色们似乎都更能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偏爱。

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故事结构核心是什么,在女频的叙事里,男人们扮演救赎者,通常社会地位也高于女主角,女主角们在人生升级打怪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被设定为与男主相知相爱携手同行,女性主角的成长无法逃离权力更高一阶的男性的庇护。

简单来说,就是一切故事言情化,以情感导向的故事创作或者改编核心,让女频故事的高光一直落在男性角色身上。

即便是《甄嬛传》这样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封建王朝女性生存血泪故事里,网友们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关心皇帝和甄嬛之间有没有过纯爱时期?果郡王和甄嬛又是不是真爱情?这些问题,甚至把郑晓龙导演都整郁闷了。

这事甚至连《红楼梦》都逃不脱。在大量的戏说里,薛宝钗被恶毒女配化,林黛玉被玛丽苏女主化,把《红楼梦》当宅斗文。

周汝昌谈《红楼梦》时曾批判过类似的现象:“你们光看林黛玉哭鼻子,钗黛争婚,怎么奸怎么坏,你干嘛老弄那一套,这不是糟蹋了吗?”

女频网文们当然站不上《红楼梦》的高度,但要知道,在更早一点的时候,女频文还被叫做女尊文

那个时期,犹如盗版ai绘画的网文封面都是以女主角为主的。她们牢牢占据着封面,而不是海报里总是莫名其妙小男主一个身位的设计。那个时候,男性角色,王爷也好,他们的角色设定有高光但缺陷更显,不是瘸腿、虚弱就是身患恶疾重病,而女性角色通常天赋异禀手握奇技。类比一下,就是性转版《庆余年》当年也是热门过的。

那么如今为什么走向这种的境地?

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即便女性观众占据内容消费的主力,上游创作端男性叙事仍然占据着中心的地位。写奇幻故事的头部作者尾鱼也曾被吐槽不会写感情线。

于是很自然地,本就不重视女性角色甚至物化女性角色的男频改编保留着下意识忽略掉女性的创作逻辑,女频改编也在潜意识里更加重视男性角色。拿到一个女频IP的影视化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放大男主高光,弱化女主技能。《翘楚》要走的,恐怕就是这个路子。

这样的创作逻辑反馈到上游,自然就呈现出了如今贵圈这“重男轻女”的局面。其中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男演员只需要一部有点热度的小网剧,就可以和小花们轮番合作,女演员却需要沉淀5-10年才有同等资源。

所以,《翘楚》所谓的番位之争,资方全责,赖不了陈都灵。

往现实了说,其实这不是陈都灵粉丝的战斗,反馈到职场,这也是内娱女演员的职场生存图鉴。赢了,女频IP后续演员选择、搭配甚至是创作加戏,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上游就得仔细揣摩一下,自己是不是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通过削弱女性演员也好角色也好来突出男主。

女演员们想要什么呢?

女频故事里,应得的戏份,站位。仅此而已。

所以,这还仅仅只是番位问题吗?

陈都灵周翊然“撕番”,再次证明女性是一种处境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