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 渔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折腰》除了刘宇宁、宋祖儿之外,最火的当属导演邓科。
他先是在粉丝群里宣传《折腰》,被《大奉打更人》粉丝狂怼,火速解散粉丝群,接着又因为把《折腰》拍成了“男频喜剧”被吐槽上了热搜。
虽说手握《与凤行》《大奉打更人》《折腰》等爆剧,但邓科在古偶导演里的口碑却没能匹配热度,类似的还有朱锐斌、郭虎、谢泽等古偶导演也常年被粉丝吐槽。
好在从去年开始,古偶导演开始上新,《永夜星河》导演赵一龙、《九重紫》导演曾庆杰、《雁回时》导演杨龙等成功补位,给古偶市场带来不少活力。
这些新势力的崛起,正在冲击着古偶导演的旧格局。卷导演的风向一吹再吹,可导演卷起来了,古偶观众就会吃得更好吗?
一、新导演上桌,旧导演行活
这两年,古偶里上新的这波新锐导演在画面把控和剧情质感上得到不少好评。
比如今年热播的《雁回时》导演杨龙,他此前拍过《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暗黑者3》等剧,作为古偶新人导演,他把《雁回时》打造成了“叛逆”古偶。
《雁回时》放大了近年来女性议题的叙事热度,围绕着母女“代际托举”等现实议题,同时减少男性叙事比例,而且剧中大胆采用无CP设定,颠覆了不少常规古偶的形式。
在剧中有不少出圈的名场面镜头。比如少女阮惜文和中年阮惜文的视线交错,庄语山逃离王府时金钗掉落发丝飞扬,心怀鬼胎的各个主角伴随不同情绪的转场,都能看出导演确实是在用镜头讲故事。
同样善用镜头和快节奏反转剧情的还有《九重紫》导演曾庆杰,作为短剧导演,他最擅长的就是氛围感,这也是《九重紫》前两集可以出圈的重点。比如第一集就打造了几个有氛围感的名场面:初见雪景、破地长枪,还有路透里的马背弯腰吻、滑跪拥抱等画面都兼具美感和氛围感。
在叙事节奏上曾庆杰更是发挥了短剧长项,剧情进展很快,但也有急有缓,在高强度叙事中还能加入很多细节,非常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影习惯。
另一位颇具美感的是《永夜星河》导演赵一龙,他擅长拍出演员的优势,不论角度、光影,还是贴合演员气质的氛围都能在线,两位主演虞书欣和丁禹兮在剧里都有不少出圈镜头。
而且赵一龙师从正午阳光,在拍景色的时候开阔舒朗、光影交错,传承了正午阳光一以贯之的镜头美感。
此外还有《国色芳华》的导演丁梓光、靠着《墨雨云间》重回古偶赛道的侣皓吉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丁梓光从镜头协调感到光影和运镜的把控,颇有些大导之风,而侣皓吉吉则保持一贯的个人色彩,在剧情和镜头上大开大合,很有视觉冲击力。
相比新导演百花齐放,老牌导演在这两年沉迷行活,还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沉沦。
作为“古偶真神”,林玉芬的《无忧渡》创造了一种老瓶装新酒的中式恐怖,制作精良、叙事稳健、注重细节,被网友称为古偶剧的“老钱风”,算是为长剧挽回不少颜面。不过她这两年作品较少,唯一一部待播的古偶还是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播出的《青簪行》。
而邓科显然是沉浸在“男频喜剧”里无法自拔。《大奉打更人》播出不如预期,《折腰》开局热度不错,可剧情过半稍显疲软,本来是虐恋情深的恨海情天,可转眼间变成了女主发花痴,男主并不领情的的纯爱系列,而且剧里无处不在的轻喜剧氛围让观众梦回《赘婿》,多了不少吐槽的声音。
曾经港台背景的导演几乎占据了古偶导演行列的半边天,不过近几年,港台背景的古偶导演们依旧片约不断,但口碑却大不如前。
比如朱锐斌、郭虎、谢泽就被观众亲切的成为“魔鬼运镜三小只”, 筒洗衣机拍摄(疯狂转圈圈)、死亡镜头、乱切角度等问题经常被粉丝吐槽。而高产的麦贯之执导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锦绣安宁》《相思令》,口碑参差不齐。
目前朱锐斌的存货有李沁、陈哲远的《一笑随歌》,郭虎有李一桐、刘宇宁《书卷一梦》,麦贯之有张予曦、佟梦实的《千秋令》,不知道播出后能否为几位导演挽回口碑。
二、平台买股、饭圈追捧,导演能救古偶吗?
从各个平台的已播和待播作品来看,长视频平台早已各自买股古偶导演。
以腾讯视频为例,买股导演节奏较慢,相对稳妥。比如《雁回时》的杨龙虽然以新人古偶导演的身份上桌,但其实他算是鹅的嫡系养成导演。2021年他就拍了腾讯的《我的小确幸》,后来也拍了几部没有声量的小成本的网剧试水,直到2024年才接触到S级的作品。
曾庆杰一开始则是在芒果TV拍短剧,他执导的《念念无明》等短剧都有不错的流量,后来被鹅看中,同样先以短剧试水,《招惹》火了之后才有了《九重紫》的合作,而《九重紫》一开始也只被平台视作A级古偶的体量。于是,有了去年小黑马之称。
芒果TV在买股导演上也是以“嫡系”为主,且给了导演很大的发挥空间,像《国色芳华》的导演丁梓光早已是芒果TV合作多年的导演。在《国色芳华》之前,他就执导了芒果多部热播剧,比如《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去有风的地方》等剧。
爱奇艺更拥护资深的港台导演,像林玉芬、麦贯之等等,优酷则更偏爱新人导演,比如《花间令》的导演钟青等。
除了平台买股助力之外,古偶导演也成了饭圈的“宠儿”,不仅有死忠粉,还有不少黑粉,每每剧播,双方都能在互联网上互相“问候”,热闹程度堪比流量。
像《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的导演费振翔被粉丝亲切的称为“费宝”,有不少死忠粉,尤其是他执导的《山花烂漫时》火了之后,不少粉丝跟着与有荣焉,也跟着抬咖不少。
而像邓科、朱锐斌、郭虎等则是常年有黑粉吐槽,尤其是邓科,算是古偶导演界黑红的顶流,虽然常年被诟病,但事业运确实不错,《与凤行》《折腰》等剧都算是爆剧,他本人也深谙流量之道,剧播期间也搞出不少幺蛾子,在黑红路上一去不复返。
其实无论是平台还是观众都在对古偶导演有着更高的关注度,这背后也是整个古偶产业开始向幕后工作倾斜,对于流量明星,资本开始愈发慎重,相比于流量的不确定性,掌握作品调性和质感的幕后显然更具有确定性。
不过古偶的成败显然是整个产业问题,单一的调整恐怕救不了古偶。在kk看来,其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的流水线式生产与造星工具的定位,像《九重紫》《雁回时》在导演的操作下已经算是合格的作品,各有特色且区别于其他常规古偶,但也不能掩盖剧本逻辑上的bug等问题。
卷导演固然可以带来一定的成效,但一部好的作品显然需要各个环节都卷起来,当整个产业的要求都开始拔高,古偶的整体质量才能提升,观众也不必苦烂古偶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