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纪学落幕,公司面临艺人出走潮怎么办?

作者 / 三   三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xx公司,倒闭啦!”2025年,粉丝台下应援这句口号,可以喊得艺人会心一笑,貌似双方在艺人公司经纪差劲这方面,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一整晚表演就等这句话掀到氛围高点。

经纪公司做艺人经纪没让粉丝满意,到底在做什么呢?热搜上,许多知名经纪人或经纪公司大佬很忙。

这边厢,杜华和霍汶希(英皇CEO)高调合体创业,带领两家公司共同打造起了青少年艺人培训暑期班,二人还取CP名“霍见华”(已有超话),对CP营销学有两把刷子在身上的。

那边厢杨天真离开壹心后跨界跨得更广,在脱口秀节目上成为女性同胞的哭替,转头还在自己的播客《天真不天真》里和房主任展开深度对谈;龙丹妮(哇唧唧哇CEO)也在X玖少年团到期时,成为大众讨论的核心人物。

腥风血雨中,大佬们公司在打造个人IP、跨界联动、新赛道创业、参与影视制作、追赶微短剧风口……老本行艺人经纪,貌似不再是主业了。

发现没有?内娱几乎也没有只做艺人经纪业务的公司了。

一、公司一哥一姐,一种传统经纪模式下的产物

传统经纪公司的业务,是负责艺人的娱乐影视职业事务,从艺人的职业规划到资源整合及对接,再到日常事务、粉丝经纪、舆情公关等,由公司帮艺人进行独家代理。

直到现在,每当艺人遇上舆情,粉丝也更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艺人所在公司发表声明,这一举动可看出公司是否在行使应当的代理公关职能,而时间节点的快慢则代表公司对艺人的重视程度、对舆情的反应速度。

kk盘点了十二家经纪公司的旗下艺人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多年的经营下,在大众视线前活跃的知名经纪公司,艺人盘也很可观,且每家会有一到两位头部艺人来领军。

这是由于,大多数公司的规划方向最初都是以发展艺人为主,对单个或头部艺人依赖程度较高,更需要他们来带动公司的发展。日前,网友对各家经纪公司的一哥一姐进行热议,大多数网友对每家哥姐的身份表示认可,每家公司哪位艺人发展更好、更受捧,是显而易见的。

重点发展几位头部艺人,不仅能为公司捧出自己的一哥一姐,打响招牌,还可以借这些艺人的影响力来带新人起飞,这一招是很划算的买卖。

而如今,艺人出走、解约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多家经纪公司开始面临一哥一姐青黄不接的危机。

譬如多次遇上艺人出走的欢瑞世纪,如今一姐席位暂时空缺。2021年,欢瑞一姐杨紫与公司到期不续,虽然欢瑞方曾强调杨紫的离开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任何影响,直至目前,欢瑞还没有捧出像杨紫一样口碑流量两把抓的头部艺人,来接棒“一姐”,也是事实。

近期网传的“欢瑞一姐”是张予曦,实际上从今年4月份起,欢瑞官网的艺人经纪板块,张予曦的介绍就不在其中,疑似到期不续。而目前张予曦肉眼可见地独立发展,欢瑞则被指资源更倾斜在一哥成毅身上。

另外哇唧唧哇的一哥是毛不易,一姐也虚位以待。刚面临和X玖少年团解约的哇唧唧哇,从此和头部艺人肖战再无半点关系,随着内娱初代选秀团告别的,还有哇唧唧哇的顶流艺人招牌。

失去头部艺人受影响最重的,是乐华娱乐、丝芭传媒等公司。

前者正面临着和王一博合约在2026年到期的节点,外界传闻合约大概率不再续,乐华每年财报上显示王一博长期贡献超60%营收,失去王一博堪称失去“顶梁柱”。 

后者在去年6月和头部艺人鞠婧祎陷入合约纠纷,没有“顶流”支撑,丝芭传媒还近期传来超8222万元人民币股权被冻结的消息,疑似资方信任度也流失,导致公司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

二、经纪公司跨界做美妆和AI,影视制作公司来抢做艺人经纪

留不住艺人,经纪公司怎么存活?

此前,霍汶希、龙丹妮、杜华参与新浪娱乐的25周年策划,论起文娱行业的变迁,三位娱乐圈艺人幕后的操盘手给出的答案,离不开时代变化、多渠道高成本、快餐化等词。而相信很多人和kk一样,感知到的是,传统经纪公司要么没有当红艺人、要么留不住艺人,越来越多的艺人与经纪公司到期不续,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老板们开始选择造星造到自己身上。譬如耀客的一姐,是老板娘张萌自己,从影视制作的自产自销,到老板娘自己作为艺人自销自产,说来有点搞笑,但对于娱乐公司来说,是比跨界而言更为简单的一种资源整合。

早在2020年起,乐华就曾把塑造杜华个人IP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业务方向,经纪公司进军投资出品影视作品的同时,投资老板IP,简直是顺手的事儿。

新媒体时代下,很多走传统模式的经纪公司多次尝试脱离对艺人营收的重度依赖,所参与的业务越来越庞杂。

kk发现,曾经主要业务在艺人经纪的公司,参与影视制作、走上自产自销是“基操”,更大胆的玩法是向娱乐圈之外进行跨界。

一姐缺席的哇唧唧哇,正在努力补足短板,在音乐+综艺的拿手业务之外,也朝着影视制作业务进军,大力参与文学IP影视化,出品多部影视剧如《偷偷藏不住》《鸣龙少年》《晓朝夕》《难哄》。

自壹心娱乐在2020年官宣杨天真推出经纪业务合伙人开始,就同时给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不再围绕演艺经纪一个核心,而是逐步向演艺经纪、影视制作、直播经纪三个方向进行转型。2023年董洁在小红书借直播实现翻红,是壹心转战直播交出的高分答卷。

而主营偶像经纪的乐华,在公司上市之前,就开始在“复刻顶流”和开拓其他业务上寻找新出路,譬如推出了虚拟偶像团体A-SOUL,还投资了戚薇品牌的SEVENCHIC香氛笔,还与华熙生物结合双方技术(华熙生物)与娱乐营销(乐华娱乐)优势打造儿童护肤品牌,今年7月18日宣布乐华退出合资。潮玩生意也做得飞起,明星出街挂的WAKUKU毛绒玩偶,便是乐华与Letsvan成立合资公司的战绩。

这边厢主营艺人经纪的公司在闯其它赛道,那边厢重点在影视制作的公司,则开始抢滩艺人经纪的生意,对艺人经纪公司进行“偷家”。

致力于制作、发行影视产品的华策,则在英皇乐华打造偶像培训班时,也行动起来,在今年4月启动“新星计划”,面向全球招募14周岁至24岁的优秀学员,将以“三年全日制学历教育”打造国际化、全素质、综合型全能艺人。

同样盯上艺人经纪业务的还有正午阳光,不过这家拿下艺人经纪业务,属于是在“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早期正午就曾签约王凯、靳东主营艺人经纪业务,去年下半年,正午阳光侯鸿亮之子成立新经纪公司“东阳得艺”,正式对外官宣签约四位新人演员,近水楼台地拿下大量正午资源。

华策、正午等影视制作公司,自带资源投喂给艺人,而更多大厂也在旗下设立经纪公司,储备起自家的艺人,一对一进行投喂。

传统经纪公司在优质资源上流失,无法供艺人——尤其是头部艺人来选择,他们需要做的,是在时代洪流中进行新一轮的资源整合,一方面留住艺人达成更长期的合作,另一方面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进行布局。

平台、影视制作公司、演艺经纪公司,在艺人经纪方面开拓的业务差异化越来越小,经纪公司不主营艺人,制作公司和平台又大量买股艺人,多重因素下,内娱逐渐没有专做经纪业务的公司了。

三、不签经纪公司,艺人还有两条路走

离开经纪公司后,很多艺人们却不担心无处可去。

大多头部艺人选择自己经营工作室,完全当自己的老板。

不为经纪公司打工的优势就是,艺人方可以直接对接业务,在项目选择上更自由,能获得的收益也更多。

疑似和欢瑞到期不续的张予曦,个人工作室在近两年更偏向独立发展,在4月解约风波中出面发表告黑声明,欢瑞对此没有出面表态。艺人自由度更大,也逐渐需要码齐成熟的团队为自己服务。

另一种常见的模式是跳槽到更大、更多资源型的公司,直接与影视制作公司或平台合作。

譬如资源型公司,不仅有上文提到的华策、正午等老牌影视制作公司,还有更多选角型公司走着同样的路线,即先有项目经验,后盘艺人储备。

一哥一姐名单上,捧田曦薇作为公司一姐、何与作为一哥的浩瀚星盘,借助创始人公钰涵多年来与业内多家一线大型影视公司合作关系,从选角团队转型到艺人经纪公司,成功上桌与一众经纪公司争夺资源。不过这类新公司,能储备到的艺人也更为年轻,新人较多。

而更豪横的平台,各家会从深度绑定的影视公司,或直接持股的经纪公司中,选出平台太子、公主,砸下S级资源,强势买股。

来自童乐影视的周翊然,是当下呼声较高的“鹅太子”,参演了多部腾讯S级古装剧《焕羽》《十二封信》《斗罗大陆2》,更在番位上彰显出强势地位,参演优酷的《翘楚》与陈都灵平番一事还曾掀起风波。来自悦凯娱乐的孟子义,因《桃花映江山》《三线谜回》《百花杀》《尚公主》等剧,鹅系属性明显,暂可排上“鹅公主”名号。

来自超级向上的丞磊、众星时代的李一桐,则被看作是“桃太子”和“桃公主”,因两家公司由爱奇艺持股,丞磊有《成何体统》《与晋长安》《足迹》等爱奇艺影视剧,李一桐则有《云秀行》《狐妖小红娘王权篇》《英雄志》《书卷一梦》等,不愁资源。

优酷的“太子”网友点名李宏毅,已播剧《少年歌行》,待播剧《天书黎明》《揽流光三千》《十万狂花入梦来》皆是优酷作品,网传还有一部《嫁金钗》在与田曦薇争番。“酷公主”暂时虚位以待。

还有一种合作模式,是艺人也可将不同的业务交给不同公司进行分约。也就是说,公司不完全负责艺人的演艺经纪事务,而是选择接一些散活儿。这怎么不算是一种谋生手段呢?

经纪公司有自己的一哥和一姐,平台们也有自己的“公主”和“太子”,制作公司更有自己的“待爆资源咖”们。利益到位,合作愉快,艺人可以和各种公司实现双向奔赴,并且可合作的模式很多样。

其实无论是对艺人还是对经纪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而言,如何选择、如何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公司和平台买股的是谁更能获利,艺人需要看的是哪种更适合自己。

新人或许更适合背靠公司,一名艺人光拥有粉丝基础或一两部代表作之后,需要考虑如何经营和布局艺人未来的发展,每个项目背后,还涉及行程安排、合同谈判、商务对接、舆情公关,依靠更专业的经纪团队进行打通全产业链。

而经纪公司和团队不仅要为艺人接洽影视资源,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营业保持高曝光度,也是必须研究的新业务了。

如今的经纪公司,能定制的服务更为细化,不仅有直播经纪,还针对短剧领域进行定制服务。年初有头部选角团队CD HOME宣布成立“横竖有戏”中短剧演员经纪服务平台,直接将短剧选角和经纪业务结合在一起。而壹心娱乐旗下的心心传媒签约了短剧演员马秋元。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内娱艺人操盘手们所掌握的传统经纪学已落幕,新型跨界谋生迫在眉睫,如何留住艺人,为公司长线布局,不焦虑的玩家,已经不得不早早行动起来了。

标签: 艺人
传统经纪学落幕,公司面临艺人出走潮怎么办?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