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200亿票房归来仍是工具人

作者 / 西贝偏北

运营 / 狮子座

好消息,马丽又接住了一部大导演的电影。

坏消息,她又双叒叕是镶边工具人。

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中,马丽饰演郎朗的母亲周秀兰。在微薄的戏份里马丽的表演依旧扎实生动,但你能感受到姜文那只无形的大手,对角色进行无比功能性的塑造。

暗房里,湿发、红晕脸颊、迷离眼神,几乎成了接班许晴的欲望象征;作为妻子,她养家糊口,还要为姜文“洗白”,表示他不是吃软饭的,是个真爷们;作为母亲,她演出了对孩子的爱与担忧,却始终被放在次要位置上。

马丽演技在线,却被一次次“降格使用”。回顾她近年来的大银幕作品,除了主演的《水饺皇后》,其他全是“爹味叙事”里工具人属性极强的的妻子、母亲。 

讽刺的是,马丽明明是这十年里罕见能撑起票房和口碑的女演员。在去年暑期档的《抓娃娃》后,马丽成为中国影史第一位累计票房破200亿的女演员。

听上去风光,但这200亿中的“含丽量”又有多少呢?马丽自己也格外清醒:“如果说算马丽领衔主演,名字排在第一个的,那没几部。”

问题就摆在这——一个能拿下200亿票房的好演员,却始终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主角作品;而在大导的作品里,只能分到口汤的马丽也很难塑造出复杂的形象。

为什么,马丽的演技总是被浪费?

一、被浪费的演技

如果只看成绩,马丽是当下最风光的中国女演员之一。

200亿女王,拿过金鹰奖最佳女配和百花奖最佳女主,既能扛票房,又是实力派。过去几年,她的合作名单里除了老搭档闫飞、彭大魔,就是响当当的大导演,张艺谋、刘伟强、姜文。

可成绩与角色分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机会是多了,真正属于她的角色却很少。

一方面,马丽总是在大男主电影里当镶边女主。虽说是女一,但马丽接到的总是功能化、主体性缺失、服务于男主塑造的女性角色,人物存在的意义,常常是为男主递情绪、端人设、铺转折、增添笑料。

《第二十条》里,马丽饰演的李茂娟几乎是刻板主妇的化身。她咋咋呼呼、爱子心切,却没有独立的社会身份,所有的“存在感”都来自在尚未转正的检察官丈夫韩明和刑警副队长的哥哥。她作为全职主妇,因为有资源有时间,她才能为儿子在学校的打架事件奔走、为丈夫的仕途牵线搭桥。

她的功能极其单一:吃醋、吵架、帮男人们“办事”,最后还常常弄巧成拙。当得知韩明同事是他的初恋,她立刻怀疑丈夫意图出轨,逮住各种机会试探、争吵,春节档秒变大婆教八点档;为了替见义勇为儿子撤销打架案底,她甚至直接动手揍校领导,最后在大过年时被拘留。

李茂娟的形象热闹,戏多,却缺乏任何主体性,她只是剧情推进和情绪冲突的工具人,最终服务的仍是男主韩明的成长。

《抓娃娃》围绕“穷养接班人计划”展开,接班人是儿子马继业,计划人是老子马成钢,而马丽饰演的母亲春兰只是一个盲目的随从。原本反对住穷养的她,在继承权的诱惑下让步;她曾发飙让孩子捡瓶子会伤自尊,但在丈夫甩出她心心念念的爱马仕Kelly橙色荔枝纹包时立刻妥协。

影片“笑料”让她的母亲形象彻底空洞化:既不理解孩子,也缺乏独立判断,只是丈夫的附庸,被奢侈品轻易收买。她不过是一个制造笑点的拜金符号,一个帮马成钢“造新号”的生育机器。

《你行!你上!》里也如此。周秀兰在儿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被让渡给了郎国任的自负与大包大揽,她只是电话那头提醒丈夫“别打孩子”的局外人,或是郎朗成功后口头感谢的背景板。母亲对儿子前途和心理的关注,被削弱成零散的情绪点,缺乏真正的参与感与决定权。

kk真替马丽委屈,大导爱用她镶边,是因为她扛票房又演技好,哪怕角色再烂但能靠马丽精湛的喜剧化表演和观众缘糊弄过去。

另一方面,就算演大女主,马丽的演技还是被浪费。

《水饺皇后》里,明明臧建和的形象和马丽无比契合,这部她首次的大女主戏却没能让她打个翻身仗。这都源于刘伟强导演的流水账叙事和粗糙的镜头语言,情节上一直大起大落、没有留白;镜头上滥用闪回、特写+慢镜头,让马丽一直哭哭哭哭、陷入了苦情戏女主的窠臼。

但这不是马丽的水平,你能从影片的细节里看出她对于角色的理解。在臧姑娘水饺第一次收到大额订单时,马丽在剧本外即兴发挥了一场戏,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喜中带泪,用围裙擦脸,在失控中努力克制,马丽表示“臧姑娘那一刻的喜悦,其实混杂着恐惧,怕辜负别人,更怕辜负自己。”

当她和惠英红、袁富华(演糖水伯)演更生活化的对手戏时,就像对上暗号了一样。成功后的臧姑娘终于找到了昔日的恩人糖水伯,她把卖废品的他带到店里请他吃饺子,红着眼眶拉着他的手感激他,他却羞赧地侧开身体,甚至想把手抽出来,无比精准的情绪,让你能感受到两个好演员搭戏的共鸣。

时至今日,马丽的票房成绩、业界资源都有了,却没有一部真正属于她的代表作。这种中年女演员转型而不得的阵痛,在喜剧女王马丽身上格外明显。

二、被封印的角色

回望马丽的来时路,既是幸运到无可复制,也是无奈到像被贴上封印。

1982 年,马丽出生于辽宁丹东。8岁时父母离婚,马丽跟着母亲生活,不过她没像母亲设想的那样走上挥洒汗水的体育竞技之路,而是在继父引荐下把握了艺校招生的机会。

马丽是个好学生,成绩优异,当过班长做过学生会主席,读了5年艺校后入学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又在北大戏剧研修班进修,科班出身踏上演艺之路。但马丽的演艺生涯并非顺风顺水,反而处处碰壁。

一方面,不够美的先天桎梏将她框死在喜剧赛道。马丽有一张线条柔和的鹅蛋脸,眼睛大而明亮,但她有轻度龅牙和嘴凸,下庭在视觉上略显长。

在美女如云的中戏,马丽虽成绩优异,但因老师认为其长相有缺陷,没能演上毕业大戏的女一。毕业后,她又因外貌在剧组面试中遭质疑,说她上唇和人中太突出,要想混这行先去敲掉四颗牙。这使她变得自卑,一度不愿跑组。为了赚钱,她开始演话剧,磨炼了扎实的舞台功底。

马丽总说,与其说是她选择了喜剧,不如说是喜剧选择了她。2005年,她在话剧《满城全是金字塔》中饰演配角,却因即兴发挥的台词让全场观众爆笑,由此被开心麻花导演彭大魔发掘。加入开心麻花后,因为一年365天里能演360天,马丽被称为话剧“千场女王”。

可走喜剧赛道,马丽的外貌还遭到了“长这样未来不好发展”的攻击:“再漂亮点做大女主,再丑点做谐星,现在长得卡中间了。”

当时对喜剧女演员的评判,仍以增肥夸张扮丑为主要标准,亦或是在台词上贬低,这和马丽以塑造人物、通过台词和表演的节奏变化做出笑点的观念相去甚远,但她为了事业发展,许多时候不得不妥协。

2010 年,何炅拉着马丽在湖南卫视演了小品《超幸福鞋垫》。马丽操一口塑料台湾腔,“我是来自台北的 Mary”,一下子逗乐了观众,还喜提 “女版郭德纲” 的称号;同年,她和沈腾在话剧《乌龙山伯爵》里首次携手,这对“王炸” 组合就此出道。

2013 年,哈文导演慧眼识珠,让马丽登上春晚舞台,和沈腾合作《今天的幸福 2》,之后又合作了小品《扶不扶》,《投其所好》,经此一夜爆火,在小品圈站稳了脚跟。

但“不够美”的诅咒始终困扰着马丽。在2015年凭借《夏洛特烦恼》的“什么冬梅”红遍大江南北之前,转战大银幕的马丽被制片方嫌弃“不洋气”在开机前惨遭换角。直到开机后,导演怎么拍都觉得不对劲,两天后才找回了马丽,这个为塑造“马冬梅”整天泡在健身房、走路带风的韧劲女子,才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之选。

可一旦贴上了“喜剧女演员”标签,就很难撕掉了。喜剧以男性为主导,哪怕咖位上升,马丽还是在《羞羞的铁拳》《李茂扮太子》《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给好友常远、艾伦、魏翔做配;正剧导演不敢用马丽,而是在需要调剂情绪和抗票房时将她作为点缀,最大程度功能化使用。

另一方面,马丽难以摆脱和沈腾沈马 cp”捆绑销售

这种失衡在两人合作小品的破圈初期就已显露。沈马早年三登春晚舞台,沈腾饰演的“郝建” 凭借鲜明的小人物特质成为国民记忆点,马丽却是没有姓名的女老板、老太太和马科长。

转战大银幕,这种“客体属性” 更趋明显。《夏洛特烦恼》中,她是苦等丈夫回头的痴情妻子;《独行月球》里,她是维修工独孤月暗恋多年的 “白月光”;《抓娃娃》里,她是爱孩子不如“爱马仕”的富豪太太……马丽的名字总排在沈腾之后,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她“甘当绿叶”,但哪怕是当绿叶也要“论资排辈”,她曾因为咖位不够在《西虹市首富》被换角,在“春夏秋冬四部曲”里缺席了“夏竹”一角。

马丽和沈腾的银幕情侣形象太深入人心,甚至影响了两人各自的生活。

《欢乐喜剧人》总决赛,沈腾马丽扮演的末世情侣借位亲吻,让沈腾恋爱长跑 12 年的女友王琦忍不住发声,一句 “他刚刚才吻了马丽,回去得把嘴洗洗”,本意或许只是情侣间的调侃,却因不合时宜,遭批“情商低”“坏女人”数年。

而马丽和小11岁的男友许文赫结婚生子,哪怕对方是马丽的事业粉,甚至在《独行月球》首映带头嗑“沈马cp”,也被骂“软饭男”。这也是《水饺皇后》上映前马丽泪洒宣发场的原因,她和沈腾的家人都遭受了长达十年网暴,为了保护家人,最坏的结果是两人不再合作,这对观众而言,无疑是更大的遗憾。

更无奈的是,没了马丽的沈腾还有高票房的《西虹市首富》《飞驰人生》《满江红》,可没有沈腾的马丽一度只能在豆瓣3、4分的喜剧烂片里打转,出演一个又一个刻板印象女汉子、嘴硬心软的东北大妞。

马丽没有停止过转型的步伐,但逐渐和自己“喜剧演员”的标签和解,可越走到高位,就越能看清中年女演员的困境——不是不想演,而是没得选。

三、被压缩的空间

海清曾在FIRST青年电影节闭幕式上呼吁导演、制片人们给予中生代女演员更多表演机会。直言市场、题材常让中年女演员远离了优秀作品,一开始就被隔离在外 。

相比于中女困境,马丽一度想先摆脱“喜女困境”。她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过,“没有人会敢用马丽去演一个正剧。”

《阳光劫匪》和《东北虎》是马丽演艺生涯的转折点,虽然电影评分不高,但于马丽而言,这是她难得的机会去塑造一个有完整弧光的角色。

《阳光劫匪》中,马丽饰演的“阳光” 按原著本是男性,但李玉在看过马丽在《羞羞的铁拳》后,突发奇想将角色性转。片中马丽虽然延续了“铁锅炖自己”的短发女汉子形象,但她却要撕开内心去体验阳光内心的孤独、痛苦与自我救赎。

文艺片《东北虎》中,马丽饰演的孕妇美玲怀孕期间发现丈夫出轨。戏里她克制内敛,既有对婚姻古井无波的失望,又有查小三破案时冷面笑匠的幽默。她对耿军导演找她非常感恩,直言“感谢导演敢用我”,这部片子被人诟病不少,但却是马丽为数不多开拓正剧戏路的机会。

市场默认女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不如男演员,女演员的表演空间被无限压缩。相比于被看腻了的雷佳音、张译和肖央,马丽显然无比渴望好角色,不想让导演和观众失望,但接到的剧本却总让她失望。数量虽不少,但女性的主体含量几乎为零,真正塑造复杂立体角色的好本子,始终没能交到她手里。

哪怕是《第二十条》和张艺谋导演合作这种“泼天富贵”也未能迷了她的眼。看剧本时,马丽觉得李茂娟“太普通了,像客串,没有色彩没有力量”,她也不想第一次和张艺谋合作是这样“无味”的角色,她只能靠自己多年训练的喜剧技巧为这个角色增添光彩。

但从传播热度来说,《第二十条》最出圈的无疑是赵丽颖。为此,马丽还因在百花奖获奖后说自己是“不会宣传的实力派女演员”而被质疑内涵赵丽颖,引起了一番风波。

但这就是行业现状,不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就永远无法真正上桌。

姚晨亲自做监制、扶持女导演滕丛丛才有《送我上青云》的机会;梁静一边投资电影一边向老公管虎要角色;马伊琍、宋佳做了大青衣那么多年也是要碰到邵艺辉才能在《爱情神话》《好东西》里绽放光芒;年过半百的吴彦姝和奚美娟在杨荔钠的《妈妈!》里彼此成就……与其等待别人抛出橄榄枝,不如自己创造机会。

2022年,马丽买下了FIRST创投的《天伦之乐》,采用的也是成熟演员搭配新人导演的路子,片中她饰演的逃离家暴家庭的保姆、护工和赵淑珍饰演的大城市孤僻老太彼此救赎。

首次担任监制和主演,马丽深度参与剧本打磨与拍摄,为还原护工形象,深入北京多家养老院体验生活。她希望通过自己饰演的白丽萍从身体的逃离到精神的觉醒,让更多人看到普通女性的生命韧性。

今年北影节,这部更名为《好好的》的电影入围了天坛奖主竞赛单元,这部探讨家暴、养老、代际隔阂等社会议题的电影被评价为“女版《绿皮书》”,在北影节广受好评。不出意外,这将是又一部角度新颖的《妈妈!》《出走的决心》。

从马丽之后的片单来看,现在还远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

既有《流浪地球3》这样的大项目,也有不少“喜剧+”的商业类型片——其中不乏值得期待的作品,但更多只是看似热闹、实际扑相明显的库存片。客观来说,马丽想创造职业生涯的下一个代表作,还需要好剧本、好导演、好机会的共同成全。

不过,她至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标签: 马丽
马丽,200亿票房归来仍是工具人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