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安 济
编辑 / 阿 笔
运营 / 狮子座
《歌手2025》总决赛一如既往地热闹。决赛当晚,话题、热搜满天飞。最终,陈楚生夺得“歌王”桂冠。聚光灯下,获得季军的00后歌手单依纯流下了眼泪,这与她在节目呈现出的冷静、有主见的形象有些许背离。
在节目前采中面对导演组“你会担心自己犯错吗”的提问,单依纯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什么叫错。“大众不接受就是错?大家喜欢就一定对?”
在《歌手2025》为期三个月的赛程中,单依纯凭借其演唱技巧和鲜明的个性表达,多次获得单期第一名,并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她的表现引发讨论,也挑战了关于音乐竞技“胜利”的单一标准。
8月,单依纯成为Olay美白品牌代言人和美团外卖品质代言人,作为“歌手”节目独家冠名商的“蒙牛酸酸乳”,官方微博置顶还是三月前官宣单依纯为品牌代言人。业内人士对kk透露,单依纯在参加《歌手2025》前,商演费用约为200万,节目之后这个数字要翻3倍——其在《歌手2025》的最终名次与其商业价值的提升形成了值得关注的对比。
正式跻身内地女歌手TOP阵营的单依纯,也才不到24岁而已。就像她自己说的,“18岁的我很迷人,23岁的我照样迷人,我之后还有时间精力让自己继续发光。”没有得到的歌王桂冠,或许单依纯可以在别处找到。
一、争议?反叛?单依纯的多面性
单依纯在《歌手2025》中的表现,某种程度是其近年来音乐探索的延续。
2020年,还没过19岁生日的她以《中国好声音》史上最年轻冠军身份出道,凭借《永不失联的爱》掀起全网热议,刷屏各大视频网站,创下千万播放和百万点赞,一曲成名。但从那之后,单依纯却没有按照传统的走红之路发展,转身签约名气并不大的百沐娱乐音乐公司,并考入浙江音乐学院,继续音乐道路。
只不过,单依纯的每一次尝试似乎都会被争议包围。2021年,推出首张专辑《勇敢额度》尝试R&B、实验音乐,音风格跨度大而被批没有辨识度、不接地气,似乎只有延续大众熟知的抒情路线才会被认可;2024年发布新歌《纯妹妹》,又被嘲像“网红口水歌”;参加晚会、音乐节,着装造型大胆个性会被骂,在综艺里表现不够热情也要被骂。
但年轻的单依纯似乎从未倒在过这些负面声音里,真正的爆破发生在《歌手2025》第四期。她将李荣浩的《李白》解构成“游戏战歌”,魔性插入“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的念白,歌词也改写为对世俗规训的嘲讽:“你看我多乖,多聪明多么听话,世俗的眼光。”
这个冒险的举动又瞬间成为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她疯了,不尊重原作,Z世代却对“区区三万天,试试又能怎”买单,认为她不打安全牌,展现新声代的思考与叛逆。《人民日报》曾就类似争议发表评论指出,当下艺术已成为情绪、态度、情感的多元载体,其价值实现是创作者、观看者与平台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单依纯的回应也极其简洁有力:“我是流动的,我是变化的,我喜欢每个阶段的我,我希望我一直做最真诚的表达。”宁可犯错,不要无聊,这似乎是00后歌手单依纯的“人生哲学”。
二、输了歌王,但商业跃迁
总决赛中,单依纯选择演唱未发表的实验性原创歌曲《有趣》作为竞演曲目,放弃了更稳妥的选项。从《好声音》时期的抒情歌手,到在《有趣》中署名词曲创作,显示了她突破固有标签的努力。
按照传统综艺逻辑,未能夺冠可能影响商业价值。但单依纯的案例呈现出不同结果,商业市场对其反馈积极。
比赛伊始,蒙牛酸酸乳就宣布单依纯担任品牌代言人;赛期,华为官宣单依纯成为其Pura 80系列体验官,上线《TA来听我的演唱会》特别版MV,跨界联动,打造“音乐带货”案例,把复杂的科技卖点简单翻译成“听得见的浪漫”;7月29日,沙宣官宣单依纯为“美护发代言人”,品牌在微博同步发起#单依纯的自由宣言#话题;8月4日,OLAY宣布单依纯为“美白品牌代言人”;8月6日,美团外卖宣布单依纯为“品质代言人”,上线搜索“单依纯”可领20万杯奶茶免单券活动——
品牌方布局折射出对其受众穿透力的深度认可,这种从国民快消到科技巨头的全域覆盖,验证了其商业辐射力的多元维度,可以说,单依纯在《歌手2025》总决赛的泪光与季军奖杯,恰成其商业价值爆发的戏剧性序章。
与此同时,单依纯的收入模型也有机会重构。业内都懂,原创音乐赚钱不易,大头还得看代言、演出、综艺。单依纯现在除了《歌手》本身的出场费和新代言天价,商演报价更是坐着火箭往上蹿——单场大几百万,直接跻身内地身价最贵的女歌手行列。
这种商业价值的跃升,除了单依纯确实有唱功,或许也因为她精准踩中了Z世代的脉搏。年轻一代也愿意为这种有真个性、敢真实表达的偶像买单。于资本和市场而言,“成功”的标准或许不再单一化,商业价值也并非仅与冠军头衔绑定。谁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和实打实的品牌转化,就选择谁。
三、用年轻的方式,与《歌手》双向赋能
如今,再回看《歌手2025》,可以确信的是,节目与单依纯,互相需要,互相成就。
数据显示,《歌手2025》第四期播出后,即单依纯演唱改变版《李白》那期,节目热度攀升,欢网收视峰值达0.79%、酷云收视峰值达0.87%,实时收视位居省级卫视首位。单依纯的《李白》替谁发了疯?
这一改编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形成传播热点,有效提升了节目热度。其影响力甚至延伸至公益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结合世界海洋日节点,引用歌词呼吁关注海洋保护。单依纯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为这档经典音乐综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其触及新的文化现象高度。
在总决赛舞台,单依纯的原创曲《有趣》展现了其音乐探索的另一面。乐评分析指出,该曲风格具有实验性,融合跳跃节奏与奇幻意象,副歌135BPM与主歌76BPM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解构式编排”是其特点。歌曲上线后迅速登上QQ音乐榜单TOP2(得分93.85),获得高度关注。帮唱环节和王力宏合作的《落叶归根》,又秒变“温情杀”。排练时关于浙江方言咬字的讨论,意外戳中单依纯的乡愁。舞台上,两代歌者不同音色的交融,情感浓度直接拉满。
想说的是,单依纯在《歌手2025》留下的每一个舞台,都不缺话题度和关注度,对于《歌手》这个顶级舞台,确实需要单依纯这样的新鲜血液带来年轻视角和话题;而单依纯本人,也借这个舞台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可能性和巨大商业潜力。这怎么不算是一种双向赋能呢?第一个提出邀请单依纯上《歌手》的人,出来挨夸bushi。
总决赛后,单依纯在微博发了个“有趣继续,美好继续”的小视频,完美呼应了《有趣》里那种“一天一游戏,有趣到不露痕迹”的生活哲学。虽然“歌王”称号擦肩而过,但23岁的单依纯,通过《歌手2025》,在音乐表达的深度和商业价值的维度上,都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跃升。
当喧嚣落幕,单依纯决赛那晚落下的几滴眼泪也显得格外真实。它预示着“歌王”不过是荣誉簿上的一个后缀,而能用音乐让不同世代的人,在同一个旋律里找到共鸣、认出彼此,这才是华语乐坛最动人的风景,也是单依纯正在书写的、属于自己的“赢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