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竞”越上头,时尚盛典越没劲

作者 / 小   刀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抢C三个字,又一次把钟楚曦推上了风口浪尖。

1023日举办的VOGUE盛典上,她在合影环节中较早站在了中间随后,#钟楚曦抢C##钟楚曦德不配位#等词条冲上热搜,钟楚曦本人评论区瞬间沦陷。从服装选择到眼神角度,网友几乎把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解构成野心的证据。

风波未平,梗却先火。1028日举办的ELLE盛典采访上,王耀庆当面调侃钟楚曦:又来到ELLE的盛典上面,想要抢抢着给大家送上祝福了吧?再次让钟楚曦抢C成为热点。

王耀庆工作室当晚发博称以后不做活动直播间主持人啦,不好玩,不背锅,第二天又继续发文回应解释是自己说的话有歧义,只是因为临时调整稿件导致采访卡壳并无暗讽任何人的意思,但这件事的影响已被网友放大。

更令人玩味的是,钟楚曦的原罪并不在于站得靠近C位,而在于她身处一个被过度凝视的生态,一个只要有两位女性同框,就会被下意识地拉进谁压谁的叙事框架。

女明星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被赋予竞争色彩,哪怕是一张合影,也能成为全民分析的竞技场。

时尚活动,本该是艺术与文化的交汇处,如今却被娱乐化叙事挟持,成为争咖的主战场。当时尚的意义被稀释成谁更美”“谁更有排面”“谁更有心机,整个行业的价值体系也在被不断消耗。

钟楚曦的C风波,不只是一次公关危机,更是一面镜子,照出大众对女性的偏见、媒体的逐利与舆论的畸形狂欢。

一、钟楚曦不该是众矢之的

每年的VOGUE盛典都堪称中国时尚圈的年度大事件,几乎集齐了当下最具话题度的女明星,从红毯到后台、从出场顺序到合影环节,一切都被媒体和网友用放大镜般的视角关注着。

今年也不例外,刘亦菲、杨幂、秦海璐、田曦薇、张凌赫、张小斐、谷爱凌等一众明星均受邀盛装出席。其中,钟楚曦身穿古董高定礼服,风格优雅,一露面就颇受时尚博主好评,不少网友也纷纷赞赏她的妆造好看。

然而,合影开始后,一切风评都变了。钟楚曦较早进入现场,选择了中央偏右的位置。之后文淇走来,钟楚曦伸手向她示意,邀请对方并肩合照,但文淇婉拒后走向另一侧。几分钟后,VOGUE主编刘冲带着压轴嘉宾刘亦菲登场,安排其站在钟楚曦右侧。接着杨幂入场,古力娜扎主动腾出空位,杨幂勉强挤入。

最终的画面里,C位其实早已由刘亦菲稳居,但舆论并不买账。有人说钟楚曦“没有代表作还敢抢风头”,可钟楚曦主演的《芳华》《好东西》都是获奖电影;有人说她“装不懂规矩”,更有人直接贴上“心机”“蹭红”“不自量力”的标签。仅仅几个小时内,她的全平台社交账号就全部沦陷,被网友铺天盖地地谩骂、嘲讽、造词恶搞。

这种反应的强烈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艺人塌房的舆情。而她真正做错的,只是站在了一个敏感的位置。

事实上,现场视频清晰显示,她并没有任何推搡或强行抢位的举动,甚至有多次礼让。至于站位安排究竟是主办方指引还是自由选择,目前也未有定论。但在网络狂欢中,事实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部分。

为什么大家总喜欢在这样的场合里“抓女明星的把柄”?为什么所有的镜头都集中在女性身上?为什么当她们站在一起时,大众的第一反应不是好看、多元,而是艳压、输赢

更讽刺的是,现场同样有男明星参与,张凌赫、陈哲远、张康乐都站在合影另一侧,但几乎无人讨论他们的站位。没有人会问张凌赫凭什么靠中、张康乐是不是太显眼,因为在大众叙事里,男性的存在天然被豁免于内卷之外。

这其实正是雌竞叙事的症结所在。女性被要求温柔有度、知进退,但一旦表现出任何主动性,就被解读为野心勃勃。她们被要求努力上进,但又不能太锋芒毕露,否则便是不自量力。

钟楚曦不过是一个新一轮雌竞狂欢的受害者。过去有唐嫣与刘诗诗的红毯对视、杨幂与刘亦菲的合影尴尬、赵丽颖与Angelababy错位大战,每一次修罗场都在证明,舆论语境中,女性之间的和平共处几乎不被允许。

这种集体围剿的狂欢,看似关乎娱乐八卦,实则是一种对女性表达空间的压缩。

一个经过数月筹备、预算千万的时尚盛典,难道真的没有明确的站位与出场流程?当一场活动的焦点变成谁多往前迈了一步,真正的时尚精神早已被踩在脚下。

二、时尚盛典,明星的咖位战场

在如今的内娱生态里,时尚活动早已不只是时尚,而是明星疯狂找存在感的地方,是艺人资源与地位的竞技场。

与影视奖项不同,时尚盛典没有评委、没有奖杯、没有作品加持,明星们参与其中,目的更直白,就是为了曝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活动几乎没有出场费,艺人还得自己承担造型师、礼服租借、造型费等成本,有时甚至高达数十万元。但为什么他们仍趋之若鹜?因为曝光在当下娱乐工业链中,几乎等价于生存。

时尚活动上,媒体长枪短炮齐上阵,品牌矩阵实时转发,粉丝站姐火速修图出图,每个动作都能换来热搜与话题。当流量红利见顶、影视资源集中到头部时,能在时尚场合保持可见度,成为艺人维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活动的舆论焦点,正被逐渐引向艺人的咖位对决。201799日,在第15届芭莎明星慈善夜的大合照环节,歌手张韶涵就曾意外卷入备受争议的 C位之争

当时的大合照星光熠熠,张韶涵的右手边是李冰冰、姚晨、范冰冰、杨幂等,左手边则有刘嘉玲、章子怡、李宇春、倪妮等艺人。由于这些明星的资历和咖位都比较大,张韶涵所处的位置就被许多网友认为是不该她站的C。彼时的张韶涵就如此时的钟楚曦,不少人质疑她作为过气小歌手的资历不足以站在此处,甚至指责她想火想疯了

然而,从现场流出的视频来看,事情可能并非如表面那样。

张韶涵最初其实是站在队伍的边缘位置。随着合影流程的进行和队伍的调整,她被动地被人群挤到了靠近中间的地方。期间,活动主办人苏芒曾通过话筒喊话韶涵,你往下蹲一点,但这番指挥在混乱的现场可能并未有效传达。而当张韶涵察觉到位次似乎不妥时,合影却已经开始了,她蹲下、换位或离场都可能影响活动,处境确实有些尴尬和进退两难。

可以说,时尚盛典的看点已经完全娱乐化。公众不再关心谁的造型最具设计感,而是忙着讨论谁压轴走红毯、谁没参加大合影、谁的物料被剪掉了。

更微妙的是,舆论的性别差异。女明星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帧画面,都被过度放大,而男明星哪怕同样身处其中,却几乎不被置于舆论显微镜下。这种选择性聚焦也在让娱乐舆论陷入恶性循环。

品牌为了热度,主动制造修罗场;粉丝为偶像护航,带节奏造话题;媒体乐于推波助澜,标题党层出不穷。最终,时尚被彻底娱乐化,艺人被迫竞争化,大众被引导情绪化。

ELLE主编在VOGUE风波后的一条朋友圈发言,算是对整个现象的精准点题:花花世界,享受当下,不需内卷,是聚会不是竞技。” 这句话的潜台词大概是,时尚从来不是角斗场,而是一种文化表达。

可惜,越来越多的盛典,却在舆论裹挟下,变成了一个个C位战场

三、雌竞风气何时休

雌竞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词,但在社交媒体时代,却被无限放大,甚至被当作流量密码。

每当女明星同框,艳压”“明争暗斗”“谁更有心机等话题自动生成。可每男明星合影,评论区却常常是一片帅哥真多”“兄弟情深。想要改变这种风气,首先平台就应承担更高的叙事责任。

VOGUE二十周年特辑封面为例,刘亦菲、杨幂、宋佳等11位女明星同框,刘亦菲代表电影与时尚的跨界,杨幂象征流量与商业的融合,宋佳则是成熟与优雅的代言。这本可成为一次女性群像的绝佳呈现,但最终话题焦点却被导向谁是主C

与此同时,网友也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看姿态,时尚活动其实有丰富的文化内核,可以关注的绝不止是谁站了C位,谁站在副C位。例如VOGUE盛典当晚还设有传统手工艺与时尚结合的主题论坛,设计师展区展出了大量中国工艺革新案例。但这些内容几乎无人提及。大众选择性地只看明星、只谈造型,无形中也在助推雌竞叙事成为主流。

当我们习惯用输赢去看待每一个女性同框时,我们就在默许女性只能存在于比较与竞争之中。

当然,艺人自身也有机会打破这种雌竞风气。杨幂和古力娜扎的互动、周冬雨在合影时紧紧挽住马思纯的手,都似乎在说,女性之间可以共享舞台,不必通过踩踏来凸显自己。

而品牌与杂志主办方,更应该在流程设计上避免制造C谁副的戏剧感,例如更合理的合影安排、更透明的嘉宾顺序、更清晰的沟通机制,而刻意通过混乱的合影环节来人为制造噱头。

真正的时尚,不是艳压的修罗场,而是自我表达的橱窗。钟楚曦的事件终将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提问不该结束:为什么女性必须不断证明自己不是在竞争?为什么时尚在中国语境下,总被简化成谁更红

一个男性自信表现被称作有野心,一个女性同样行为则被批评为太高调。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时尚盛典被异化成雌竞舞台,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只有当大众开始对女性宽容,也许那时,时尚活动才终能回归时尚。

“雌竞”越上头,时尚盛典越没劲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