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品争夺战升级!
近日,江苏新天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天地”)挂牌新三板,引发外界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之前,这家企业已对资本市场有过探索:2018年,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价值板挂牌,后在2023年终止,并于2024年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挂牌。
如今成功挂牌新三板,从“地方戏台”到“全国舞台”,意味着新天地的发展步入了新阶段。
餐饮供应链指南查阅其公开转让说明书发现,新天地的营收规模不高,但利润表现并不差,2023-2024年,公司的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多项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去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290万元,同比增速达到73.56%,毛利率进一步增长至37.49%。
那么,该公司究竟靠什么赚钱?公司的盈利模式又有何特点?
8成收入靠商超,产品与味知香相似
公开资料显示,新天地成立于2004年,由安徽人滕年龙创立。大学毕业后,滕年龙先是到了山东打拼,曾经在蔬菜公司做过销售总监。后又来到了江苏淮安下海经商,创立了新天地。
经过20余年发展,新天地已发展成为一家年营收超2亿元的现代化食品企业,产品覆盖调味(仅调味未加热)、预炸(部分熟化)、滑水(部分熟化)、腌腊(烘烤风干)等多个系列。
主打的速冻调理肉制品种类多样,包括黑椒牛排、奥尔良翅根、黑椒牛柳、宫保鸡丁等常见菜肴都是该公司产品,所用到的原料主要是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等常见的肉类。
具体到产品线,畜肉类产品为该公司的核心产品,贡献了约5成营收。家禽类产品的营收也超过4成,水产相关产品的营收规模较小,营收占比仅为个位数。
从产品线来看,新天地的产品结构与“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较为相似。不过,就销售渠道布局而言,双方则有着极大的不同。
从2008年创立至今,味知香已经形成了涵盖加盟店、经销店、批发、商超、直销、电商在内的渠道体系,其中加盟店模式占据了主流地位,去年公司的过半营收来自加盟店,截止去年底已开出1744家加盟店,来自商超的收入则不足一成。
而新天地高度依赖商超渠道。
据其披露,公司已经稳定合作大中型连锁商超300多家,商超门店超2000 家,包括家家悦、家得福等。2023年、2024年,新天地的营收分别为2.06亿元、2.54亿元,这当中来自商超渠道的收入分别为1.58亿元、2.08亿元,对营收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6.68%、81.92%,呈现上升趋势。
除了直接售卖产品给商超,新天地还通过联营模式,通过商超提供的专柜自行销售商品,直面终端消费者,但这部分营收规模较小,2023年和2024年的营收占比分别是5.79%、3.64%,合计销售额为2117万元。
相比商超,流通模式的营收较为有限,占比不足总营收的2成,2023年、2024年,该渠道的收入始终徘徊在3500多万元,占比则从17.27%降至14.08%。
综合来看,味知香与新天地同属冻品赛道,也都诞生于江苏,都在向全国化发展,但华东市场始终是这两家公司的最大阵地,去年味知香9成营收来自华东,新天地的5成营收依赖华东。双方的产品线也有所重合。但是通过不同的销售网络布局,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夫妻控制100%股权,合作劳务外包公司
与一些食品企业类似,新天地也是家族色彩浓厚的企业。
公开转让说明书透露,新天地的董事长、总经理滕年龙直接持有新天地68.19%股份,同时还通过淮安天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间接控制新天地1.12%股份的表决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其妻邵巧凤则担任公司的副董事长,直接持有新天地30.69%股份。这也意味着,滕年龙与邵巧凤夫妻就合计控制新天地100%的股权。
高度集中的股权模式,在公司发展初期确实具备一定优势:决策链条极短,执行力强,股东与管理者利益高度一致,共同的家族利益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稳定的经营策略。
△图片来源:新天地公开转让说明书
然而,从长远看,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高度集中的股权可能导致一言堂,削弱董事会和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使公司发展过于依赖核心管理层的个人能力与眼光。
此外,新天地也面临劳务外包的风险。
据新天地透露,由于其主要采用商超模式销售产品,产品单纯陈列货柜销售难以充分吸引消费者购买,所以需要大量商超现场促销人员提供促销服务,包括商品陈列、导购、组织试吃、称重等工作。但考虑到此类工作简单、可替代性强,且地点分散,所以通常交给劳务外包公司。
2023年、2024年,该公司劳务外包金额分别为2226.35万元、2548.02万元,在整个销售费用(主要由外包服务和职工薪酬构成)的占比分别为89.13%和88.40%。从中也可以看出,在销售环节,新天地对劳务外包存在很强的依赖。
△图片来源:新天地公开转让说明书
诚然,合作外包团队,可以节省公司的运营压力,将更多资源倾斜到经营管理、品牌建设上,同时也能实现弹性用工、更好地控制成本。但若是外包公司发生提价、经营异常、终止合作等突发情况,可能就会给新天地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新天地自己也在公开转让说明中指出,若公司与劳务外包公司合作情况发生变动,将会影响公司下游销售情况,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强化批发流通渠道,能否撬开B端餐饮市场?
依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新天地计划将加大渠道布局。一方面,要推进渠道下沉,以县域为基础,继续开发商超业务渠道,加大新客户开发;另一方面,也在尝试推进“舌尖叮咚”品牌。具体来看,“新天地”品牌以商超渠道为主,“舌尖叮咚”品牌则专攻批发流通市场。
针对“舌尖叮咚”品牌,新天地也解释称,会瞄准餐饮行业,希望进一步拓宽公司下游市场。
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面向餐饮端市场,新天地其实早有布局。
2023年、2024年,江苏淮扬准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淮扬准则”)均位列新天地的前五大客户,为其带来了743.26万元、840.79万元的收入。企查查官网显示,淮扬准则的经营范围包含餐饮管理、餐饮服务、预包装及冷冻食品销售等。
另外,新天地的速冻调理肉制品已有流入食堂、餐馆等渠道。只不过,各类食堂、餐馆等多是通过批发商、商超等渠道购买,用作经营食材。
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惠发食品、安井食品相比,新天地想要打开B端餐饮市场局面,难度可能会更大。
据餐饮供应链指南观察,惠发食品采用经销模式(通过经销商销往批发流通、酒店餐饮等渠道),终端直销模式(直接向周边餐饮店、酒店和团购客户,以及零散客户销售),商超模式以及供应链模式(主要面向酒店、团餐、校餐、连锁餐饮等群体)等多种销售模式,通过全渠道布局,该公司在餐饮端积累起了一定声量。
安井食品作为速冻领域的头部企业,已经合作了张亮麻辣烫、海底捞、周黑鸭等一众连锁餐企。可以说,在餐饮市场早有布局,且下了一番功夫。
而新天地的经营以商超为主,在餐饮端还没建立起品牌认知。另外,餐饮客户对产品价格更为敏感,也要求供应商在性价比、品质稳定性、服务体系上面能达到更高的标准。
所以,未来能否打开B端餐饮市场,开辟更多餐饮客户,对新天地食品而言,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
作者:杨雯;编辑:景雪。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