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寻找张一鸣

撰文 | 程梦玲、田小梦、翟继茹
编辑 | 杨博丞

张一鸣还是卸任了,这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更早一些。

5月20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布内部全员信,宣布卸任CEO一职。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将接任成为新CEO。

对于卸任原因,张一鸣希望聚焦远景战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长期事项,因此将计划“相对专注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动手尝试和体验,以十年为期,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

在张一鸣看来,科技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变化: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科学计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已逐步显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决定了字节跳动“需要突破业务的惯性去探索,并持续学习企业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据悉,字节跳动正在探索教育公益、脑疾病、古籍数字化整理等新的公益项目。“我个人也有些投入,我还有更多想法,希望能更深度参与。”张一鸣在全员信中说。

全员信还透露,张一鸣和梁汝波将于2021年底前完成字节跳动CEO职责的过渡交接。张一鸣表示,梁汝波是改进公司日常管理、带领公司健康发展的最佳人选。

“汝波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字节跳动是我和他一起创立的第二家公司了。他在字节跳动陆续承担了产品研发负责人,飞书和效率工程负责人,集团人力资源和管理负责人等工作。公司创立以来,从采购安装服务器,接手我写了一半的系统,重要招聘、企业制度和管理系统建设,很多事情是他协助我做的”。

公开资料显示,梁汝波是张一鸣的大学同学,两人自2009年共同创办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起,即成为长期创业伙伴。2012年,梁汝波与张一鸣共同创办字节跳动。

张一鸣的隐退和交棒似乎代表一个时代已经画上句号,但也代表着另一个时代即将到来。字节跳动这艘巨轮该航向哪里?

从“酷讯”到“头条”

酷讯是张一鸣故事的起点。

2006年的某天,张一鸣给梁汝波看了一家名为酷讯的公司,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房产、旅游以及招聘信息的网站,不日他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一个工程师,张一鸣在酷讯全面负责搜索研发,一年后成为技术高级经理,手下管理着40多人,最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

酷讯的管理者并没有让张一鸣止步,两年后,张一鸣离开酷讯去了微软公司,他想学习大公司的管理方法,虽然张一鸣在微软只待了半年,但这段经历成为日后张一鸣管理今日头条最重要的一课。

张一鸣的命运转机除了去微软镀金,还有他的老乡王兴。2008年,王兴曾经叫张一鸣和他一起创业,当时王兴做的项目是海内和饭否。也正是这次创业,张一鸣完全掌握了信息分发的打法,他意识到:技术并不重要,模型很重要,信息构架很重要……信息结构的改变带来另外一种信息的流通方式。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次创业就以海内和饭否被强制关闭而告终。

而后,张一鸣离开王兴开始独立创业,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该公司由酷讯公司的投资人王琼投资。

在九九房,张一鸣开始涉足移动开发,六个月间推出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九九房做得有模有样,张一鸣还以九九房搜索创始人的身份参加了2010年的站长大会。

可两年后,张一鸣又再次选择离开。退出九九房,是因为张一鸣有了新的创业目标——“今日头条”。

2012年3月,投资人王琼代表SIG投了8万美元,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可以说,有了之前两次创业的经历,张一鸣积累了一些独特的打法,这也使得今日头条的成长颇为迅速。公司成立一年后,今日头条就有了300万的日活数据,并且在稳步增加。

据《商业价值》报道,2014年2月,今日头条用户规模已超过9000万,日活跃用户1000万,并且每个月都保持1000万以上的新增用户。2014年6月3日,今日头条确认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

“快节奏”是根基

“越是在移动互联网上,越是需要个性化的个人信息门户。”这是张一鸣对于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门户认知。

仅7年时间,字节跳动就成为世界最具价值的创业公司,估值高达750亿美元,在中国和海外运营了20多个应用程序,在全球拥有每月活跃用户超10亿,每日活跃用户超过6亿。

五年前,张一鸣看到了在移动互联网下流量变得越来越值钱,而在4G网络的高带宽下,视频成为了人们最新关注的焦点。

也正是在此时,字节跳动推出了以短视频为主要视频阵地的抖音APP,而抖音的算法是为播放量和关注数优化的——抖音模型是流量产生收入,收入购买内容,内容产生流量。

如果以今日头条和抖音作为纵向战略,那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产品便是横向扩张。如抖音作为流量的引擎承接了字节跳动部分产品的孵化功能,如多闪是从抖音的私行功能升级而来,字节的电商业务也是从抖音中成长起来的。

“快节奏”一直伴随着字节跳动,当然,它也一直伴随着张一鸣。

快带来的则是效率的提升,而效率的提升也势必带来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或产出。而APP工厂战略就出自字节跳动,其在一定周期中会推出多款APP。当然,在新型的事物中失败和成功的可能性是并存的。

而字节跳动也一直在以“快节奏”持续发力扩张,将西瓜视频、悟空头条、懂车帝等从今日头条的子频道独立为APP。其还收购了二次元社区半次元,以及发布过一款生活社区产品新草APP。

但字节跳动以流量为基础的算法模型,很难适用于社区这类讲究互动和感情链接的平台上,因此社区类到下并不是偶然。据媒体报道,与悟空问答在同一时期停止运营的还有知识付费项目好好学习(已于2021年1月20日停止运营、维护及相关服务)

而在关停部分项目或者放弃一些项目的同时,字节跳动也在网文、在线教育、游戏、电商、搜索、医疗等领域逐渐加码。除此之外,全球化也是张一鸣的核心战略之一。

“世界可以乱,心不能”

据说在张一鸣的办公室有一个悬空转动的地球仪,全球化一直是他的目标。但正如每一次探险家航海都不曾一帆风顺一样,字节跳动出海全球化的路也充满了荆棘和未知。

2015年,字节跳动低调在海外启动TikTok、Lark、Helo等产品,雇佣外籍员工。2016年,全球化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并成为字节跳动的核心战略。收购北美短视频社区Flipagram、NewsRepublic、音乐短视频平台Musical.ly、投资印度新闻应用Dailyhunt,张一鸣用收购的方式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随后,今日头条海外版TopBuzz、西瓜视频海外版BuzzVideo、火山小视频海外版VigoVideo纷纷借势登陆全球市场。

2020年3月,字节跳动八周年之际,张一鸣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宣布了关于抖音、西瓜视频、飞书等一系列业务的人事变动。而最重要的则是,张一鸣卸任了中国区董事长,要亲自挂帅领导海外业务。

当众人都期待着,张一鸣要如何亲掌这艘出海大船乘风破浪,创造奇迹之时,TikTok在美国“触礁”了。

从审查、被要求出售或关停,到Facebook、谷歌等巨头趁机抢夺创作者和用户进行“围剿”,TikTok面对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时刻,张一鸣接连发布了三封内部信。

8月3日,张一鸣发布第一封内部信,承认TikTok面临困境,表示“不认同、不放弃”。此前,张一鸣希望能让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下去,而做出同意出售TikTok北美地区业务的决定。

8月4日,张一鸣发布第二封内部信,在安抚员工情绪的同时,指出要“格局大,ego小”,请大家“对于公众意见,我们要能接受一段时间的误解”。

8月27日,张一鸣发布第三封内部信。此时,TikTok CEO凯文·梅耶尔离职,各类收购消息纷至沓来,留给TikTok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但冷静的张一鸣,仍旧在信中表示,“我们正迅速采取行动,为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时至今日,TikTok的全球化问题仍旧充满了未知。关于如何做好一款海外产品,张一鸣其实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在清华经管学院的一次对谈中曾表示,“产品是否产品,本地化内容。”技术出海+本地化运营,打破文化壁垒,这是张一鸣关于全球化的期待。

相关数据显示,尽管在监管和竞争对手的打压之下,TikTok的下载量已经合计达到20亿,平均每天用户使用时长达到1小时,远远领先Instagram和Snapchat。

在全球化遇阻之际,字节跳动也发现新的增长点——短视频与直播电商。据《晚点LatePost》报道称,2020年全年,抖音电商GMV超过5000亿元,而此前其定下的目标仅为1200亿-1500亿。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甚至超过其内部预期。

抖音禁止第三方平台商品链接进入抖音达人直播间、收购支付牌照设置独立支付入口、在多地建仓,抖音电商要从内容切入电商领域,已经在加速完善基础设施。从全球化的泥泞中走出,电商给了字节跳动保持增长的新机会。

从创业到如今,字节跳动似乎并没有酣畅的一路高歌,它总是以一个规则“破坏者”的形象出现来建立新的秩序,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在今年字节跳动九周年的讲话中,张一鸣引用了《徒手攀岩》作者Alex Honnold的故事,“往前往后都很危险,但腿软心乱最危险。在攀岩的过程中,既不能过多回头看,不能后怕,不能纠结走错了一步;也不能向前看,还有这么长的路要挑战。”

今天,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要“专注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动手尝试和体验,以十年为期,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或许,这就像Alex Honnold一样,当征服了一座险峰之后,要选择和钻研下一座险峰如何登顶。

世界是充满挑战的,公司也同样充满挑战,但对于永攀险峰的张一鸣来说,这或许是他下个故事的开始。

参考文章:
《张一鸣人机进化论》人物
《张一鸣渡劫》证券时报
《tiktok的终局时刻》AI财经社
《张一鸣“合成大西瓜”》字母榜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