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芸
河北省保定市,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35年前,长城汽车在保定诞生。
彼时的中国汽车产业,不管是技术还是零部件都重度依赖国外车企,而长城汽车,也只是世界汽车丛林中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一株小草。
35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已走到世界前列。而长城汽车也已从一家乡镇机械厂发展为举足轻重的跨国车企,产品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量超200万辆,全球用户超1500万,出口形式也从单一出口转向“研产销服”全生态出海,带动蜂巢汽车、诺博汽车等供应链企业走向国际,打造“中国汽车舰队”,为逆全球化下的中国制造提供突围样本。
在长城汽车成立35周年之际,DoNews应邀前往保定参加“长城长·35周年开放日”活动,实地探访长城汽车工厂、技术中心、实验室等,感受其研发、生产、品控等流程。
在这里,我们看到长城汽车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展示其拥有的诸多硬核技术,迎接外界的审视,展露其推动中国汽车技术进化的雄心壮志。
一、前所未有的开放
长城汽车在改变,变得更加开放。
这一点,外界其实早在长城汽车创始人、董事长魏建军不再掩于幕后,而是走到台前亲自做营销、打造个人IP与公众互动时就已经有所体会。
而如今,DoNews在参观长城汽车生产线时对其开放程度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很多参观项目涉及长城汽车的机密信息。一位长城汽车内部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取公司情况的员工坦言,这些项目他们此前也无法接近。出于保密需要,这些项目具体生产场景我们无法记录也无法对外呈现,但这已足够展现长城汽车对外界的诚意和对技术的高度自信。
在技术上,长城汽车不愿意再让国外“卡脖子”。“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魏建军说。
长城汽车的自研核心技术,覆盖新能源、智能化、动力系统、底盘技术等,其中最值得夸耀的当属打破了外资垄断的自研9DCT变速器、V8发动机。
长城汽车动力测试中心是发动机的核心研发测试机构,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发动机试验室之一,拥有发动机试验台共70套,可满足发动机的机械开发、燃烧开发、性能标定、可靠性、排放、环境模拟、NVH、Benchmark等综合测试分析能力。可以模拟120种极端工况,覆盖全球100%用车场景。
具体来看发动机产品。搭载在坦克上的长城3.0发动机在1000rpm低速扭矩能够达到340Nm,在1750rpm-3500rpm的转速区间可以达到560Nm,在P2电机加持巅峰扭矩可达800Nm,实现全转速段充沛的动力输出;V6发动机,大排量强动力成为支撑品牌向上的力量,搭载的均是长城高端车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量产的水平对置8缸+8DCT摩托车动力总成,拥有2000cc大排量,发动机最大扭矩190Nm/4500rpm,最大功率113kW/6500rpm,性能表现出色。
图源:DoNews摄
经过多年发展,长城汽车旗下零部件公司已可以为国际一线公司供货。2025年,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汽车科技、精工汽车、诺博汽车系统三家企业成功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榜单。
走进长城汽车精工模具型腔工厂,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技术人员紧盯设备显示屏,监控实时滚动的各项数据。
图源:DoNews摄
精工模具型腔工厂成立于2006年,最初做橡胶类模具,后来逐步具备了整车内外饰、车灯注塑模具,以及发动机、变速器、三电、轻量化车身所需要的镁铝合金压铸模具的开发技术,长城汽车HI-4系统、9AT、灵魂8缸等产品的模具都在此自主开发。此外,该工厂也在为国内外头部很多OEM及tier1提供商品模具服务。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长城核心技术自主突破的历程。
离开型腔工厂,我们又参观了精工模具冲压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抛光、打磨、拆解……工人们各司其职地忙碌。这里具备整车车身冷冲压、高强板、铝成型、热成型模具工装开发能力,长城汽车赛弗、哈弗、长城炮、欧拉、魏、坦克等所有明星车型核心覆盖件均在这里开发。此外,产品外销欧洲、亚州、南北美州等汽车发达地区,客户遍布20个国家,为宝马、奔驰、劳斯莱斯、雷诺、斯特兰蒂斯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占总业务量60%以上。
图源:DoNews摄
事实上,长城汽车擅长的不止是传统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其也在持续投入研发,并卓有成效。
截止2025年Q1,长城汽车蜂巢能源生产的电池已搭载车辆120万辆,行驶超过326亿公里,Stellantis集团、宝马、吉利等国内外一众车企都为其客户。蜂巢能源正极实验室,共有正极材料试验设备40余台,设备总投资300万元,可以满足各类正极材料的研发工作,全球首发的无钴体系材料,用一种元素X代替。
图源:DoNews摄
在智能化方面,睿博感知毫米波雷达微波暗室——目前行业内最前沿之一的毫米波雷达定制暗室,支持20+项雷达目标模拟、校准标定、射频天线测试、保险杠材料分析等全场景测试需求。目前通过实验室测试研发的雷达产品已用于长城哈弗、枭龙、魏牌等系列。
据介绍,毫米波雷达暗室是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的核心基础设施,直接影响雷达性能上限和系统安全性。随着技术演进,暗室将从单纯的测试工具升级为自动驾驶研发的基础设施核心,进一步缩短L4级商业化落地的进程。
图源:DoNews摄
此外,长城汽车还在重点聚焦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陆续推出了储氢瓶、瓶口阀、减压阀、储氢系统、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总成匹配控制、燃料电池整车等一系列产品,围绕京津冀区域,辐射上海、江苏等地区推出多款氢能商用车应用场景。
图源:DoNews摄
据介绍,长城汽车特嗨氢能检测中心综合测试能力居于世界前列,拥有60万+小时的测试经验,已获得CANS、CMA双重机构认定,可出具权威级检测报告。
二、一切为了靠谱品质
人才是一切的基础。据悉,2024年末,长城汽车为员工分发了40亿奖金。而在长城汽车35周年之际,魏建军宣布了一项招揽人才的重要举措,即“35+计划”:面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开启专场招聘,岗位包括生产工艺、供应链、营销传播、技术研发等多方面。在长城汽车,员工年龄不设限,员工成长不设限。
“35岁,开场而已,加加油、充充电,干就完咧!”魏建军说道。
在长城汽车精工模具型腔工厂钳工车间,“尊重师傅、尊重模具”八个大字引人注目。据负责人介绍,从加工车间加工、检测合格的零部件就会进入这个组配车间,而钳工师傅会像搭积木一样把这500多个零件组配到一起,累计的精度保证到0.03mm。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因为钳工都是手工作业,需要的就是责任心,我们始终坚信,如果你不尊重你的产品,产品是没有灵魂的。这里有92位钳工,40多名15年以上的钳工师傅,至今我们仍然延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让那些好的方法得以传承,技术得以沉淀。”这同样展现了长城汽车尊重、爱惜人才的一面。
图源:DoNews摄
长城汽车员工中,技术人员含量极高。目前,长城汽车拥有2.3万人规模的工程师团队,平均每4名员工中就有1名工程师。
不断招揽人才的同时,长城汽车在技术研发上投入重金。2024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达104亿元,连续3年突破百亿元,占销售额的5.2%。
在长城汽车,DoNews见到了亚洲最大的安全试验室。据了解,长城汽车多角度碰撞试验室总建筑面积5.7万平米,相当于10来个标准足球场。
据介绍,在国内主机厂里,长城汽车(安全试验室)是首家整体布局完全自主设计的。多角度碰撞试验室采用五区八轨功能方案,分为ABCDE五个碰撞区,有8条微型牵引轨道。其中,在B区域主要进行对碰和侧碰试验,有50公里对碰(MPDB)、64公里小重叠碰撞、所有市场上的侧碰工况(MDB、AEMDB、ACMDB、SCMDB等)、北美未来90公里OMDB碰撞、追尾工况,以及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的对碰测试。
图源:DoNews摄
在国内主机厂里长城汽车首家自研了最全的翻滚能力,可实现螺旋翻滚、路缘石绊翻、沙坑绊翻、侧向翻滚和边坡坠落翻滚;首个建立了高速护栏撞击测试能力。此外,还设有独立的新能源测试专区,该区域远离主碰撞区,更安全,便于发生火情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据介绍,长城汽车多角度碰撞试验室总投资高达5.1亿元,仅仅是测试用的假人就有34个,其中成年假人24个,儿童假人10个,总价值约1亿元,均为美国进口。
图源:DoNews摄
“安全是设计出来的,碰撞试验只是验证长城的安全。”魏建军表示,“为了安全,不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没有任何东西比人命更贵。”
一场筹谋35年的技术进化,只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到品质过硬的产品。在消费者群体中,长城汽车产品一向有着“靠谱”口碑,以质量过硬著称。
“长城汽车宁可走慢点,也要走稳点,宁可增长幅度小一点,也要把产品质量干好一点。”魏建军说道。
35周年的长城汽车变得更加开放,但不变的是对技术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