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叫好的激光电视,在业内的真实评价到底如何

一款产品的迅速崛起,背后必然离不开吃瓜群众的推波助澜。就像许多新店开业时店主会找一拨人扮演虚假客户一样,电视圈也同样不乏这样的例子。就以近年来声势颇大的激光电视来说,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泛滥网络的水军,它的前途看似一片大好,但在这些华丽的假象这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龌龊故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想要知道激光电视是否真的靠谱,光看吃瓜群众的无脑吹捧可不行,还得看看专业电视圈的大V怎么说。然而遗憾的是,在专业电视领域,几乎没人看好激光电视的前景。

就以电视圈大V“蓝大仙人”为例,他从画质、护眼、性价比等各个方面理性分析了激光电视对比液晶电视的不足之处,每一条都写得深入浅出、一读就懂,对电视小白比较二者特性来说很有帮助,下面就带大家一起看看。

首先,“蓝大仙人”表示激光电视在画质上就无法和液晶电视媲美——现在市面上就算再便宜的液晶电视,分辨率也达到了4K标准,而反观激光电视,却在这一块落后不少,能实现4K画质的寥寥无几。虽然也有少量标榜4K画质的激光电视,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利用像素位移技术实现的“假4K”画质,实际分辨率只有830万左右,和液晶电视相比,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其次“蓝大仙人”还表示,激光电视的亮度和对比度比起液晶电视也是令人堪忧。由于采用激光投射,激光电视工作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光源影响,稍微明亮点的环境就容易导致其模糊不清、对比度下降。在相同环境下对比激光电视和液晶电视的成像,可以明显发现二者在亮度、对比度上的不同,一目了然,高下立判。

在“蓝大仙人”看来,让激光电视败给液晶电视的,还有它们那惨不忍睹的“护眼功能”,这也是大V们反复重申的一点。当下许多激光电视在前期宣传时都会加入护眼属性,声称自己的产品有助于用户保护视力。

然而实际情况却和宣传恰恰相反,由于激光电视大多都采用蓝色半导体激光发生器,工作时会将蓝色激光通过荧光粉色轮高速旋转,所以它们的蓝光峰值极高,很容易导致人眼的黄斑区毒素增高,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这样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早在今年一月份,权威医院眼科专家就已经针对激光电视和液晶电视对于人视力的影响出具了一份鉴定报告,报告指出,同等情况下激光电视对于视觉疲劳造成的影响远大于液晶电视,这也为激光电视伤眼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

然而气人的是,激光电视厂商们明明知道自家产品高强度蓝光的危害,却宁愿在主机盒上标注上几行不显眼的用户警示,也不愿意在宣传中明确指出,甚至在被专业机构打脸之后依旧一声不吭,光是凭借这一点,就足以把激光电视永久“打入冷宫”。

最后,“蓝大仙人”还通过性价比的对比,将激光电视彻底送上了败者席。在过去,激光电视对比液晶电视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性价比,由于大屏液晶电视造价相对昂贵,因此激光电视能让用户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拥有一块100英寸的大屏。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提升和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各大厂商对液晶电视的造价成本逐年下降,以TCL为代表的多家厂商都把大屏液晶电视的价格带入到了万元水准。此举一出,也宣告激光电视彻底失去了原有的一丁点“性价比”优势。想想也不奇怪,同样的价格和尺寸,去买一台画质更好的液晶电视它不香吗?

从上面“蓝大仙人”等大V的分析不难看出,表面风光的激光电视实则存在着诸多槽点和缺陷,不但无法和液晶电视相媲美,而且还可能在无形中损害用户健康。那些还在二者之间观望和纠结的朋友,看完之后可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踩坑哦 !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