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适老化,从倾听老人的声音开始

新冠疫情期间,我们仅需健康码即可出入大街小巷,但与此同时还有数亿老人,因为不知健康码为何物而处处受阻。适老化问题,自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智能科技适老化、数字鸿沟成为热门关键词。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等科技企业代表们同样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纷纷献计献策,群策群力。

“说”和“听”

作为人机交互过程中最自然的交流方式之一,智能语音技术发展至今已在各类智能终端上得到应用。而我们日常的人机交互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我们向系统发出指令,二是系统向我们反馈结果。

人类通过文字、表情、肢体、语音等方式向外界传达信息,其中,语音正是一种让人更高效输出信息、更自然的表达形式。从“向系统发出指令”的角度说,语音指令是通过“说”出想要让系统完成的事项、让计算机系统理解并执行。最初,此技术以“解放双手”的姿态闪亮登场,通过数年的发展,语音指令技术更成熟,对老年人而言,相比于学会在狭小的屏幕上操作交互逻辑较复杂的智能终端APP而言,语音指令让老年人可以更直接、简单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来方便地获得相应的服务。

从“系统向我们反馈结果”的角度说,语音技术也能为老年人群提供一种接收信息更自然、愉悦的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视力衰退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状况。运用语音合成技术,将智能终端上原本需要阅读的信息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输出,让老人们用“听”替代“看”,也不失为优化老人群体“智能科技体验”的上好之策。

试想,让老人们仅需通过本能的说和听就能使用智能设备,何尝不是一种有效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的好方法呢?AI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将是推进“适老化”的重要突破口。

放眼全球,科技赋能适老新生活

人口老龄化、养老、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等可谓全球性问题,各国都在尝试应用“新”技术来解决“老”问题。我们观察到,印尼社保养老金的科技改革已经为“智能科技适老化”的问题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试验报告”——作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应用声纹识别的国家级社保,通过应用智能声纹识别技术,让广大退休老人在领取养老金的过程中,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自己的语音远程完成身份认证与生存验证。而这个社保改革项目中的智能声纹识别技术,正是来自中国深圳的声扬科技。此系统于2018年上线,至今仍持续地惠及广大退休老人。

在此之前,印尼的退休老人们需要定期到当地相关机构进行现场身份认证。正是这样一个必要的程序,导致银行内时常拥挤着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老人坐着轮椅排队,为当地老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声纹识别”是一种通过语音来识别说话人身份的技术。由于发声器官和结构的不同,任意两个人的声音在声纹图谱上都有着千差万别,这也是声纹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充分运用以声纹识别为核心的智能语音技术,将在推进我国智能科技适老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化时代,一个也不能少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无形中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技不仅只看“进步”,更要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