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第七届太和文明论坛中亚分论坛7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行。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表示,“一带一路”为中国首倡,重在世界共享,是一条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合作共赢之路。中国与中亚山水相连,是分不开的邻居。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秉持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原则,携手走过“黄金三十年”。今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为开启双方合作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擘画新蓝图。中国将同中亚国家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共同建设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成果有目共睹。未来,需持续凝聚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在视频发言中称,中亚国家希望加入中国政府提出的诸多关于实现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中亚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愿意投身数字技术与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未来十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要将愿景与人才衔接汇聚起来,通力合作,为各自国家与民众的福祉携手努力。
上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太和智库高级学者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表示,十年前,在全球面临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极具引领性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与各参与国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了全球交流,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为促进各国的互联互通创造了更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加入倡议的国家数量也不断增加。从2020年起,随着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带来新挑战,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方面做出新调整。当前形势下,中国要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与合作伙伴形成合力,尤其是要进一步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发展。
国家会展中心党委副书记时煌军表示,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进博会。五年来,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成为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未来,进博会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助力中国中亚共建“一带一路”以及“黄金三十年”的实践。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李俊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为国际社会搭建合作共赢的新平台。今天,站在习近平主席最早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地方,更加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努尔表示,十年前,她曾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感觉激动万分。她坚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会促进人类共同繁荣进步,并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成为现实。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钱峰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之间的合作态势发展喜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中亚需制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长远规划,为“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塑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双方应进一步深化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矿产开发、通道建设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同时,持续扩大地方政府、智库、媒体、学术界等方面的多层次、多领域交流,不断促进民心相通,巩固传统友谊,特别是要加深年轻一代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主任艾达尔•安列巴耶夫先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有效连接东西方以及南北方市场的桥梁纽带,有利于提升中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与国际话语权。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加强协调合作,有助于中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哈萨克斯坦支持中国关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该倡议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平等为基础,而宽容和彼此尊重是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共处的重要前提条件。
本次活动由太和智库联合中国日报、新华社、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的大力支持。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