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显示,昆明理工大学与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宁理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双膜三室电解方法。该技术利用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隔成阴极室、中间室和阳极室,形成独特的电解结构。
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室中的电解液为MnCl2-NH4Cl-NH3·H2O溶液,中间室为HCl-KCl溶液,阳极室则为H2SO4-(NH4)2SO4-Fe3+-Co2+溶液。通过这种设计,阳极上能够析出氧气,而阴极上则沉积出高纯锰片。
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电解的电流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槽电压,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目前,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2411381865.7,预计将于2024年12月31日公布。
这一创新技术为湿法冶金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有望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风险警告:本文根据网络内容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专业建议或决策依据。用户应自行判断和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站不承担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和责任。内容如有问题,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