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布局智驾险推动行业合作与精准化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逐渐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并提升用户信任,车企开始布局智驾险领域。

近期,小鹏汽车推出“智驾险”,为使用AI智能辅助驾驶的车主提供保障,费用为239元/年,不限赔付次数。小米汽车计划联合头部保险机构推出“小米智驾保障服务”,提供最高300万元保障金额。鸿蒙智行此前也推出过智驾无忧服务权益。

业内人士指出,智驾险与传统车险不同,主要针对系统算法错误提供保护。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周新越表示,智驾险有助于明确责任归属,降低用户对新技术的担忧。

我国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财险承保新能源汽车1159.05万辆,保费收入508.57亿元;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保费为183.17亿元,占全部车险保费的17.03%。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接近5000亿元。

然而,新能源车险整体仍处于承保亏损状态。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但承保亏损高达57亿元。由于缺乏历史数据支持精算模型,风险评估和保费制定存在较高误差。

面对瓶颈,业内人士建议险企与车企深化合作。太保产险总经理陈辉提到,公司正通过科技手段与车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以降低理赔成本。

智驾险或将重构车企与保险公司的协作模式。小鹏汽车的“智驾险”合作伙伴包括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五家保险公司。平安产险与赛力斯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智驾无忧服务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智驾险将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未来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追踪车辆状态和驾驶行为,进行动态定价和风险评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为推进产品创新,保险公司可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基于新一代车联网技术的保险产品,增强定价准确性和合理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