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欧盟委员会因苹果公司限制应用开发者引导用户使用第三方渠道,对其处以5亿欧元罚款。此事件引发全球对操作系统公平性的关注。不少消费者反映,国产手机在从第三方应用市场下载APP时被系统拦截,影响用户体验。
5月9日,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在京主办“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操作系统技术责任边界、公平性及国家标准审查动态展开讨论,强调推动操作系统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为11.05亿人,主要使用安卓系统。当前,用户从第三方渠道下载APP时面临频繁风险提示或强制跳转至官方商店等问题,这引发了对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担忧。
多位专家指出,操作系统应保障公平性,避免利用底层优势干扰上层应用运行。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代表表示,目前操作系统存在恶意拦截第三方软件的行为,阻碍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严方教授认为,产业需保护用户利益,杜绝灰色地带,确保操作系统不影响软件分发和运营。麒麟软件研究院杨沙洲博士提出,操作系统虽为硬件与应用的枢纽,但其商业模式导致产业分工问题亟待解决。
北京交通大学贾卓生书记强调,明确操作系统与APP的权责边界至关重要,应定位为开放公平的技术支撑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春明院长则指出,操作系统需为应用程序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以构建良性应用生态。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十一条第三项明确禁止经营者传播虚假或误导信息的风险提示。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接受服务。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青工程师介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国家标准起草中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的通知》要求技术条款符合公平性原则,并在标准中明确公正条款。对外经贸大学卢海君教授建议,政策法规制定应明确公平开放准则,保障移动生态健康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洪延青教授提出,“网络中立”理念可扩展至“平台中立”和“设备中立”,并应用于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之中,以促进移动生态持续发展。
研讨会达成共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作为基础平台,应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干扰应用软件安装与运行流程,实现智能产业生态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