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商标归属再生争议,宗馥莉或推新品牌应对

近日,娃哈哈因产品代工及商标转让等问题再次引发关注。针对商标问题,娃哈哈表示,由于商标转让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不排除推出全新自有品牌的计划。

今年2月,娃哈哈宣布将“娃哈哈”商标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这一举动意味着商标将从由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转向宗馥莉控股较多的公司。然而,目前商标转让进程并不顺利。

据内部员工透露,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与宗馥莉就持有的46%“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持续谈判,但价格未达成一致。上城区文商旅集团考虑通过招拍挂流程处置股权,甚至可能向第三方公司转让。

在回应中,娃哈哈方面承认商标转让尚未完成,并提到正在为推出新品牌做准备。宏胜饮料集团近期申请了多个新商标,包括“宗小哈”和“娃小宗”,其中“娃小宗”已在官方渠道出现。

娃哈哈商标之争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改制。1999年,杭州娃哈哈集团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后,变为由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宗庆后持股29.4%,近2000名正式职工持股24.6%。尽管企业完成了部分改制,但作为核心资产的娃哈哈商标仍留在国有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

1996年,宗庆后与法国达能成立合资公司,并签订《商标转让协议》,但由于未获国家商标局批准,协议最终终止。此后,宗庆后在达能不知情的情况下成立多家未合资企业,继续使用娃哈哈商标生产产品。2006年,双方矛盾爆发,历经三年诉讼后达成和解。

2007年,杭州仲裁委员会裁定,《商标转让协议》无效,娃哈哈商标归杭州娃哈哈集团所有。至此,商标争议一度告一段落。

如今,面对商标归属的复杂局面,宗馥莉提出打造新品牌的战略。这不仅是对当前困局的应对,也可能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然而,新品牌的培育成本、消费者认知迁移风险以及经销商体系的震荡,均为企业带来挑战。

有老员工指出,上城区文商旅集团长期未能按比例获得商标收益,且娃哈哈商标被多方使用却未缴纳授权费用。如果未来股权转至第三方,理清相关问题或将耗费巨大精力。

综上所述,娃哈哈商标归属问题仍未尘埃落定,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