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存五年不如存一年’的现象愈发普遍。定期存款曾因保本保息受到储户青睐,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是常态。然而,随着银行业息差收窄、经营承压,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进入‘1’时代,长期存款利率高于短期的‘铁律’不再适用。
5月12日,天津银行调整海鸥存产品利率,2年期年化利率为1.8%,3年期为2%,5年期为1.75%,5年期利率低于2年期。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和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也出现类似情况,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低于或等于1年期利率。
大额存单利率同样下降。天津银行自5月13日起将幸福存单三年期年化利率由2.10%下调至2.05%。蓝海银行4月24日下调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10个基点至2.3%,与2年期持平。锡商银行APP显示,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3年期年利率为2.6%,高于5年期的2.5%。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在一季度‘开门红’营销活动结束后,阶段性下调长期存款产品利率属正常调节。长期存款的定期化、长期化会增加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调降中长期利率是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方式之一。利率‘倒挂’一方面反映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主动减少吸收高利率中长期存款;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短期内面临流动性压力,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缓解资金紧张局面。
去年以来,商业银行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以稳定息差。国信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同比下降13个基点至1.43%,降幅较去年有所收窄。5月7日,央行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0%降至1.40%。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这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1个百分点,并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业内人士认为,利率传导将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基本面。同时,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