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及港股通一季度调整影响分析:成分股与资金流向变动

2025年5月16日盘后,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一季度指数调整结果(考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此次调整涵盖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并涉及港股通标的局部调整。

成分股变化方面,美的集团与中通快递-W纳入恒生指数,权重分别为0.33%与0.44%,调整后成分股增至85只。恒生国企指数无新增或剔除,维持50只成分股不变。恒生科技指数纳入比亚迪股份(权重8%),剔除阅文集团(原权重0.49%),成分股数量保持30只不变。

被动资金流向测算显示,基于追踪恒生指数的ETF资金规模290.5亿美元、国企指数60.3亿美元以及恒生科技指数249.8亿美元,结合股权重变化可估算资金流动。具体而言,恒生指数中,中通快递-W与网易-S预计分别获得1.28亿和2.18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而万洲国际与恒安国际将面临1162万与291万美元被动资金流出。恒生国企指数中,网易-S预计将获6394万美元流入,中国神华与建设银行则可能流出603万与1870万美元。恒生科技指数中,网易-S因自由流通比例上调预计获5.9亿美元流入,新纳入的比亚迪股份预计获20亿美元流入,阅文集团则面临约1.2亿美元资金流出。

港股通标的调整方面,布鲁可、古茗与蜜雪冰城预计符合沪港通纳入条件。地平线机器人-W于2024年10月24日上市,已在今年2月纳入恒生综合指数,预计将于5月底满足同股不同权性质的额外要求后纳入港股通。钧达股份作为AH两地上市公司,根据规则将在港股市场价格稳定期结束后进入港股通交易。

调整后,恒指成分股增至85只,仍在向2022年设定的100只目标扩容。消费业与工业市场覆盖度提升,消费业从65.5%升至66.0%,工业从47.3%升至49.3%。行业占比方面,消费与资讯科技业有所上升,分别从29.4%和17.3%升至29.8%与17.8%,而金融业和公用事业及电讯业下降,从33.0%和6.9%降至32.4%和6.7%。

此次调整结果将于6月9日正式生效。在此期间,被动资金为减少追踪误差,预计在生效前一个交易日(6月6日)调仓,相关股票成交可能出现“异常放量”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