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异地扩张失利:文化适配与运营能力的双重挑战

文和友的异地扩张之路遭遇挫折,其在广州、深圳等地的项目相继受挫,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4月,网红‘甲亢哥’中国行直播活动来到长沙,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频繁抢镜引发舆论风波。尽管文和友试图通过公开切割的方式平息争议,但事件仍对其品牌造成一定影响。

1月,文和友商管在太原合作推出的钟楼街1990试营业,该项目复刻了20世纪90年代的老太原生活场景。春节期间,钟楼街1990曾一度火爆,但热度迅速消退,人流量显著下降。

广州文和友于2月提前结束租约,宣告这一异地复制计划终结。深圳文和友则仅剩少数商户维持运营,整体人气低迷。

相比之下,长沙大本营的表现依然强劲。今年‘五一’期间,长沙文和友吸引数万人次到访,较平时翻倍增长。然而,异地扩张的失败已使文和友口碑受损。

文和友创始人文宾从摆地摊起步,逐步发展为餐饮综合体。2018年,长沙海信广场超级文和友开业,占地约2万平方米,融合餐饮与复古文化空间。同年,唐人神投资7000万元支持其发展。

2020年7月,文和友在广州太古汇开设5000平方米分店;2021年4月,深圳超级文和友开幕,占地超2万平方米。两地布局延续长沙模式,通过老物件还原地方特色,并引入当地小吃品牌。

然而,广州文和友在开业一年内因商家撤场频繁调整,最终于年初关闭。深圳文和友虽经改造后重开,但人流量大幅下滑。目前仅存10余家商户运营,大量商铺处于关闭状态。

文和友在广州、深圳的失败被归因于多方面问题,包括对本地文化的理解不足、菜品缺乏吸引力及运营管理能力欠缺等。CEO冯彬承认,在平衡长沙文化与本地化需求方面存在不足。

业内人士分析,文和友的扩张困境并非单纯的文化不适配所致。从商业逻辑看,其提供的体验未能显著优于市场同类产品。一位消费投资人指出,文和友未实现‘帕累托改进’,即在成本或体验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此外,文和友的租金定价策略也被批评为过高。深圳文和友临街店面租金高达1200元/平方米,远超周边商圈平均水平。商业地产从业人士表示,深圳本地运营商在招商与运营能力上更具优势,外来品牌难以形成有效竞争。

回顾文和友发展历程,创始人文宾强调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增量竞争理念。然而,过于注重体验感而忽视成本效率与回报率,成为其扩张失利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