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上调个人消费贷及信用卡利率至3%以上背后

一些银行的消费贷款出现过度竞争,甚至利率低于本行保本点。同时,消费贷利率与房贷利率相差过大,存在资金绕道流入房市的风险。

5月20日,新一轮存款利率开始下调:3个月、6个月、1年、2年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大多下调15BP(基点),3年、5年分别下调25BP。然而,在银行贷款端,利率并未全部对称下行,部分银行将信用卡分期等业务最低年化利率(不到3%)上调至3%以上。

不仅是信用卡业务,个人消费贷产品自4月1日起也上调至3%以上。有银行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已注意到过度发放减息券的行为,并进行处罚。

消费贷利率为何设定在3%附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LPR,5年期以上LPR为3.5%,1年期LPR为3%,均下降10BP。行业分析人士指出,LPR起着风向标作用,代表市场上优质借款人的贷款利率水平。

有权威人士称,部分银行消费贷款利率低于保本点,这种模式难以为继,容易放大高杠杆群体的负债风险。此外,消费贷利率过低可能导致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4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3.10%,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3.21%。

此前,部分银行在信用卡分期业务上实施较大优惠力度,例如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针对一年及以上信用卡现金分期提供“限时1.7折”折扣券,折算年化利率低至2.8%。部分农商行亦加入竞争,推出类似优惠。

2024年四季度以来,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大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低于3%,个别银行甚至降至2.5%左右。但到了3月底,多家银行宣布从4月1日起上调消费贷款利率至3%以上。

专家认为,将消费贷利率下限定为3%,既考虑了整数关口因素,也计入降息预期。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再创历史新低,且明显低于警戒水平。与此同时,消费贷款不良率攀升问题凸显。例如某国有大行2025年一季度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上升至1.55%,另有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升至12.37%。

防止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是上调利率的另一原因。若消费贷与房贷利率差距过大,在利益驱动下,可能出现套利行为。业内人士建议金融机构应评估产品定价合理性与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内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