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整体市场仍处于调整状态,A股、港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但部分热门题材表现强势。
港股创新药板块自4月9日以来涨幅达24.06%,成为市场领涨主力之一。可控核聚变概念及新消费方向也逆市走强。
从资金流向看,对于具备消息面催化、基本面好转、性价比优势或中长线增长逻辑的题材,资金仍愿意介入,结构性机会持续存在。
创新药板块自4月初以来反弹强劲,即使中间出现调整,仍保持上升趋势。利好因素包括国产创新药出海突破、恒瑞港股IPO大涨等。医药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色,得益于政策优化、商业医疗保险推动及AI赋能等因素。
可控核聚变概念因美国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而受到提振,这些命令旨在扩大美国核能规模和缩短审批周期。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看好天然铀需求增长前景,认为供需矛盾将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新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珠宝和IP经济等表现不俗。参考历史经验,6月市场主线可能偏向科技成长方向,包括AI、人形机器人和国产半导体等。
创新药的投资逻辑基于低估值与未来增长预期强劲。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最新市盈率为24.5倍,处于近10年低位。多家创新药企已进入扭亏为盈阶段,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强劲。
机器人板块近期回调幅度较大,但长期增长潜力显著。特斯拉机器人量产推动产业商业化落地,营收增长逐步实现。投资者可关注回撤后可能出现的机会。
尽管大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如关税问题,导致整体股指难以上行,但投资者应关注结构性机会。一旦本轮调整结束,资金大概率会集中流入有中长线逻辑支撑的板块,如创新药、机器人和AI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