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演员片酬暴涨十倍,行业造星热潮兴起

最近,“短剧造星”论调再次兴起。平台方面,腾讯、爱奇艺推出相关综艺,代高政与柯淳隔空对打;公司角度,爆款演员韩雨彤签约听花岛,该公司旗下已有赵佳、王道铁、李柯以、韩雨彤、曾辉等多位短剧爆款演员。

平台和制作公司的发力,使“短剧造星”话题再度引发关注。“短剧造星”被视为行业快速发展的直接证明:只有具备C端消费力的内容产品,才可能拥有造星能力。

从产业层面来看,听花岛等制作公司以及爱奇艺等平台的投入,进一步论证了短剧演员的商业空间与内容潜力。

然而,从演员角度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目前爆款短剧演员的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两类:继续扎根短剧或尝试进军长剧市场。前者需面对套路化剧本与标签化人设,后者则面临演技对比惨烈等问题。

尽管前景看好,但短剧演员如欲谋求长期发展,未来仍需经历一段“阵痛”。这是个体选择问题,也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

有时看似主动的选择,实则是被环境推动的结果。

01 短剧演员成为明星需要几步?

短剧演员也开始出现“明星病”,其中最引人争议的是“撕番”现象。申浩男与蔡欣洋合作双男主短剧,申浩男粉丝指责蔡欣洋要求压番、头等舱待遇,事件虽小,却反映了短剧圈正经历快速发展,演员“明星化”趋势增强。

短剧演员获得明星待遇或许始于柯淳。今年春节档,柯淳与余茵主演的《好一个乖乖女》播放量突破20亿,其一周内粉丝暴涨百万,哭戏被称为“柯淳一滴泪,天上星破碎”。

如今柯淳抖音粉丝已超500万,随手发布短剧花絮就有20余万点赞,直播时弹幕满屏嘉年华、跑车礼物。

其他短剧男演员也有类似待遇,但柯淳随后登上杂志封面,这在短剧男演员中尚属首次。

二月,柯淳登上《费加罗MODE》二月刊封面,该刊两小时销量超50万,24小时内销售额近百万,堪比一线小生。

柯淳还与马小宇、何健麒、申浩男共同拍摄时装男士专题,四位男演员被粉丝称为“短剧F4”。

综艺舞台也在向柯淳招手。优酷推出的《无限超越班3》中,柯淳与王浩信、张丹峰、颜安同台竞技,带动节目热度。

另一版本“短剧F4”——王凯沐、王道铁、曾辉、姚冠宇也在6月18日登上腾讯综艺《一见你就笑》。

随着舞台扩大,粉丝开始出现“饭圈化”倾向,不仅限于柯淳,还包括马小宇、何健麒、申浩男等头部短剧演员。

此前费加罗拍摄活动中,官方微博评论区前排均为各家短剧男演员的精美文案+绝美剧照控评现场,粉丝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数据,有人负责内容产出,有人组织活动。

在爱奇艺举办的微短剧盛典“荧光之夜”上,不少微短剧演员获得现场应援。

王格格的巨幅海报出现在艺术中心公交站、苏州博览中心地铁站,全天24小时投放两周,粉丝后援会在金鸡湖月光码头国际博览中心进行大屏应援。

申浩男的粉丝也选择大屏应援,并有应援大巴环绕场馆四周,王凯沐、柳甯的粉丝同样开上大巴车组团应援。

02 来自行业的推波助澜

除了粉丝造星,影视公司也开始押宝短剧演员。

最近韩雨彤签约听花岛,令不少短剧粉丝感到震惊。一方面因其“银幕情侣”曾辉也在该公司,两人八次搭档,此次签约同家公司更让粉丝“嗑到了”;另一方面,听花岛至此已签下赵佳、王道铁、邓灵枢等多位短剧爆款演员,《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主演李柯以、王培延亦是旗下艺人。

这让“短剧造星”论调再次升温,尤其这是一场发生在生产侧的“资源抢滩”。

除听花岛外,去年以来不断有公司签约爆款演员,不乏老牌影视公司。

欢娱影视动作最早、调子最高,签下滕泽文、刘擎、何建麒、王宇威等演员,这些演员已出现在欢娱长剧中;马秋元、“西装暴徒”代高政签入心心传媒,王凯沐加入飞宝传媒。

“抢签新人”的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听花岛、麦芽为代表的短剧制作公司;另一类是以欢娱、飞宝、心心为代表的影视经纪公司,公司属性不同,签约目的各异。

短剧制作公司重制作,签约爆款演员可避免演员爆红后涨片酬、没档期的风险,属于安全型投资。

柯淳出演《好一个乖乖女》前后片酬相差十倍,《好一个乖乖女》出品人李峻丞称未签约柯淳为遗憾。

对短剧演员而言,签约专注短剧的公司可实现“旱涝保收”,尤其像听花岛这样屡出爆款的公司。

另一类签约影视经纪公司的演员大多有意转向长剧、电影方向。马秋元透露,为出演长剧,自己已系统学习表演。

此类签约亦是演员与公司“双向奔赴”,公司可将短剧演员纳入长剧体系,或为话题或为热度。

滕泽文签入欢娱后,在《墨雨云间》中饰演角色“刘玉珠”,扮相不佳导致观众感叹“果然短剧主演与长剧演员仍有差距”。

无论结果如何,此举确实提升了滕泽文曝光度。但对于其他演员而言,“镶边”或许是未来可见的命运。

成功案例包括丞磊。《虚颜》爆火后,他迅速出演郭敬明执导剧《云之羽》,并担任男主,后续作品亦与宋轶、周也等长剧头部女演员合作。

平台亦在“短剧造星”过程中发挥作用。信息显示,丞磊经纪公司超级向上为爱奇艺旗下公司,旗下艺人包括曾舜晞、唐九洲、赵一博。

丞磊转型代表作《云之羽》《颜心计》《与晋长安》均为爱奇艺出品。

三大平台中,爱奇艺行动最具产业性,除签约潜力股演员外,还在去年举办首届微短剧盛典“荧光之夜”,授予短剧演员奖项。

此举标志着短剧演员正式获得“星味”,一方面提升其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强化其与平台之间的产业联系。

腾讯、优酷主要通过综艺吸引短剧演员,同期对打的演技综艺分别安排代高政与柯淳进行话题造势。

相较爱奇艺的产业投入,腾讯、优酷对短剧演员的合作更具“项目制”特征。

03 成角之路,道阻且长

不同选择背后代表着不同未来规划。

签约短剧制作公司的演员更倾向于深耕短剧领域,签约老牌影视公司的演员则希望进入长剧、电影市场,但无论如何,成为“星”并非易事。

首先是短剧演员“身份认证”问题。相较于传统明星,短剧演员更为接地气,几乎每位头部演员都频繁直播,与粉丝互动密切。

柯淳曾在直播中大方回应粉丝有关“前女友”“复合”“征婚”等敏感问题,轻松互动。

某种程度上,短剧演员诞生于短视频平台,介于网红与演员之间,比网红有内容,比演员更落地。

积极一面在于与粉丝形成高粘度连接,消极一面则在于光环与商业空间被压缩。

当短剧演员真正脱离“网感”走向大屏幕时,问题随之而来。

首要问题是人设标签化。为快速抓住观众眼球,短剧演员常被简单定义为人设标签,如“恶毒女二”“清纯女主”“霸道总裁”“忠犬男二”,一旦定型,此后角色多为相似类型。

这影响演员表现力,使人设固定化,演技套路化。

李沐宸在《执笔》中有精彩表现,但在演技综艺中饰演赌徒女友的戏份却遭批评,短剧式演法被指消耗演员灵气,她回应称将调整状态,重视学习。

柯淳在《无限超越班》上被导师点评“技术性流泪”,代高政抽象表演也成为网友娱乐素材。

人往高处走,短剧演员追求更多演出机会与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但不论竖屏还是横屏,观众始终看重的是演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