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国IPO市场活跃 港交所募资登顶全球

2025年上半年,中国IPO市场保持活跃态势。A股与港股均呈现稳中有进的格局,其中港股受多起大型IPO推动,筹资总额跃居全球第一。

安永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将有约40家公司完成IPO,合计筹资额达13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和711%。若包含6月底前上市项目,港股整体筹资额在全球占比或达24%,香港交易所预计以140亿美元筹资额位列全球交易所首位。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募资额达52.5亿美元,接近排在其后的三个IPO募资总和。江苏恒瑞医药港股IPO募资12.6亿美元,位列第六。此外,海天味业等已通过聆讯的企业预计将在6月底前上市,海天味业募资规模或将超过12亿美元,有望跻身全球IPO第七位。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指出,港股IPO热潮是政策、市场和企业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企业通过‘A+H’双平台拓展国际化布局,带动港股市场机制优化,增强其国际吸引力。

港股新经济板块持续发力,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今年5月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尤其有利于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企业提升融资效率。

A股方面,上半年共有50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筹资总额超过371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均增长14%。工业、科技和材料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合计占IPO总数的86%和筹资总额的89%。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在IPO中占比超过三成。

从板块分布来看,创业板和上海主板分别在IPO数量和筹资额上领先。科创板筹资规模下降,北交所平均筹资额上升,但IPO数量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A股打新回报率达220%,且无一例破发。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分析称,这主要受益于新股稀缺性、发行市盈率下降以及企业质量提升。高回报企业多集中于工业、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当前A股科技属性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正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监管层多次强调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释放制度红利,优化融资环境。

杨淑娟表示,北交所正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转型,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增强。北交所已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主力平台,未来有望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展望后市,A股IPO将呈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节奏化发行新常态。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及拟上市企业质量将成为影响发行节奏的关键因素。

对于港股,何兆烽认为,在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企专线’落地以及中概股回归趋势升温的背景下,港股IPO热度将持续上升,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和产业链领军企业将选择港股上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