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居全球首位,但部分区域出现“垃圾不够烧”现象。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通过跨区域布局、存量填埋场再开挖、协同处置多源垃圾等方式提升产能利用率。
中科环保以逾3.5亿元收购广西两家垃圾焚烧发电公司,深圳能源投资3.67亿元在肇庆建设垃圾焚烧项目,均意在获取更多垃圾量。
200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占无害化处理比例为85.2%,焚烧比例仅9.8%;到2023年,填埋占比下降至7.5%,焚烧处理比例上升至82.5%。全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05年的67座增至2024年10月的1010家。
E20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两年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0%左右,部分地区低于50%。光大环境、绿色动力等上市公司年报中提及“垃圾量不足”问题。
局部地区“垃圾不够烧”主要因规划规模偏大或垃圾收集不全。陕西渭南市某垃圾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21.9万吨/年,实际处理量仅5.373万吨,产能利用率24%。
部分企业拓展工业固废、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等协同处置,提升焚烧产能利用率。永兴股份参与广州兴丰应急填埋场存量垃圾开挖项目,预估处理237万吨。
存量垃圾填埋场再开挖成本高昂,每立方米治理成本可达528元。薛涛指出,陈腐垃圾热值低、含危污物质,修复成本高,不宜激进推进。
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显现,瀚蓝环境完成对粤丰环保119.5亿港元私有化。伟明环保称未来将关注国内存量项目整合机会。
垃圾焚烧行业毛利率较高,但投资回报期长,多数项目尚未回本。薛涛指出,约三成项目已度过回本期,七成仍在回本阶段。
垃圾焚烧正向县域和海外市场拓展。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县域释放小型垃圾焚烧项目14个。徐海云建议推行跨县协同处理,提升经济性。
海外成为中国垃圾焚烧企业新市场。E20研究院统计显示,中国环保企业海外建成、在建和签约焚烧项目规模超5万吨/日,东南亚、南亚、中亚为主要布局区域。
伟明环保已在印尼签订首个垃圾焚烧项目设备采购协议,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吴柏莹称,中国垃圾焚烧企业出海方向集中于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等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