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SDAN发展前景广阔,价值将随时间增长

软件定义固定接入网络(SDAN)正逐步获得运营商关注

市场研究公司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Stephen Wilson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软件定义固定接入网络:机遇与挑战》中指出,SDAN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厂商硬件及专属网元管理系统的封闭架构。其目标是实现中立化的网络管理方式,通过统一的控制与管理推动网络运维自动化,并提升业务保障与服务交付水平。

SDAN部署仍处于初期阶段

截至2024年底,菲律宾环球电信(Globe Telecom)和澳大利亚NBN Co等大型固定宽带运营商已部署的最大规模SDAN可管理超过百万用户。许多新建网络运营商也已成为SDAN的早期采用者。然而,该技术的部署范围仍存在局限:

·涉及多厂商的硬件部署管理仍然较少,运营商通常倾向于先通过单厂商部署验证预期效果,再考虑更复杂的多厂商部署。

·新型网络管理系统通常仅适用于新建网络部署,且侧重于管理较新的接入技术。

部分厂商在推动SDAN部署方面表现积极。例如,诺基亚凭借环球电信和NBN Co等客户占据优势地位。此外,非OLT或ONT硬件供应商也在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如Netsia计划于2025年启动大规模商用部署。

自治网络仍面临挑战

Omdia 2024年对运营商的调研显示,根据TM Forum对自治网络的定义,固定接入网络在涵盖的所有网络域中平均得分最低(2.3分)。这一低分部分源于固定接入网域中许多干预措施仍需人工介入,说明该领域距离完全自治仍有较长道路。

SDAN具备多重优势,服务敏捷性尤为突出

服务敏捷性是整体SDAN商业案例的关键要素,尤其在运营商面临加速部署新业务与技术压力的情况下。SDAN在此领域表现出显著优势,例如新的OLT线路板卡可实现即插即用功能。此外,OSS集成工作量可减少高达90%,部署周期从一年缩短至数周。

SDAN还可带来显著的降本效益。总体而言,10%-20%的运营支出节省具有可行性。在服务保障方面,SDAN有助于主动故障检测,从而显著降低平均修复时间(MTTR),尽管无法完全免除现场维护需求。由于运营商在该领域的运营支出基数庞大,即使小幅百分比降低也可转化为可观的绝对节省。

服务交付领域的收益略有不同。部署SDAN带来的绝对运营成本节省较低,但其节省百分比高于服务保障领域。

新型批发模式潜力初现

除成本节约外,SDAN还为新型批发业务模式提供支持,相较传统的比特流(bitstream)业务具备增强功能。尽管具体商业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但批发商可能借此降低成本并吸引更多零售商接入其网络。

对于SDAN通过支持更先进的零售宽带服务以提升收入的前景,Omdia认为可能性较低。虽然SDAN可支持网络切片,但流量优先级划分等方式亦可用于提供此类差异化零售套餐。

SDAN的战略价值将随时间增长

多供应商网络——在很大程度上由软件定义网络(SDN)实现——可能在未来成为运营商的普遍且具有战略价值的选择。全球许多市场中FTTP提供商日益增多的并购活动正加速这一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统一网络管理平台管理多厂商硬件环境的能力将更具价值。

预计SDAN的战略价值将随时间显著增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更深入融入宽带运营之后。AI在整个宽带生命周期(从构建阶段、用户安装到网络监控)中存在广泛的应用潜力。广泛应用AI将驱动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长,要求基础设施兼具高度可扩展性以及针对高效数据流传输与收集的优化能力。云原生SDN架构可增强遥测能力,促进在更广泛设备上实现比以往更全面、更频繁的数据收集。

互操作性仍是主要挑战

尽管有充分理由相信运营商部署SDAN的可能性将日益增加,但仍存在一些挑战。Omdia的初步研究表明,与现网的互操作性或集成仍是一个重大问题。并非所有供应商均遵循同一套标准,因此运营商自身需加大推动力度以提升供应商之间的互操作性。供应商亦需明确其具体目标,并理解开放性的价值可能随时间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