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受AI FOMO推动呈现非理性繁荣

全球股市今年持续上涨,尽管面临贸易争端、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增长放缓等挑战。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已从传统“贪婪”转向对人工智能革命可能带来的机遇的“错失恐惧”(FOMO)。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John Plender指出,当前市场状态几近“漂浮”,美国股市市值占GDP比率创历史新高,英国富时100指数也达到历史峰值。投资者对各类风险反应日益平淡,甚至已习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文章认为,市场非理性繁荣背后是对AI将彻底改变劳动力市场、资本运作方式的广泛预期。投资者相信这将为企业利润和股市估值提供巨大动力。但Plender警告,这种现象与历史上多次泡沫前夕的“大众幻觉与群体疯狂”高度相似。

科技股在AI热潮推动下估值严重脱离基本面。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泡沫迹象明显。过剩流动性催生加密货币投机热潮,越来越多企业将加密资产作为贷款抵押品。

包括特朗普家族媒体公司在内的企业纷纷囤积加密资产,试图利用特朗普“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的承诺获利。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为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筹集大量资金,却几乎未披露具体业务,与18世纪泡沫时期“大有前途但无人知晓其实质”的公司惊人相似。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现象正在蔓延,这些公司通过IPO筹集资金用于收购未指定的现有企业。特朗普媒体公司正是通过SPAC方式实现上市。

Plender指出,“错失恐惧”已取代“贪婪”成为市场主导情绪。尽管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总是被正确定价,但现实中的投资者行为往往受情绪驱动。

投资者似乎已遗忘之前泡沫破裂带来的惨痛教训。UBS《全球投资回报年鉴》显示,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盘造成英国投资者49%的实际损失,六年多才恢复。信贷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又导致英国股市实际下跌47%。

Rob Arnott和Edward McQuarrie研究指出,“错失恐惧”(FOMO)和“损失恐惧”(FOL)是投资行为的主要情绪驱动因素。革命性变革叙事流行时,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恐惧尤为显著。

Plender警告,尽管金融危机短期内可能不会爆发,但在当前高估值环境下,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可能无法获得相应风险溢价。

投资者应认识到当前处于“恐惧”和“错失恐惧”之间反复波动的状态,并准备应对未来从“错失恐惧”到“恐惧”的过渡。多元化投资组合、增加“无聊资产”配置是明智之举,尤其是现金在通胀后已恢复实际收益。

对于加密货币,Plender建议将其留给“疯狂赌徒、洗钱者和欺诈者”。虽然当前亲加密货币氛围可能带来短期机会,但从历史看,损失最终可能是毁灭性的。

尽管AI确实代表重要技术革新,但投资者需警惕被FOMO情绪过度影响,应回归基本面分析和风险评估,避免成为最后的接盘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