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于2025年7月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围绕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提出九方面举措,旨在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扩大农产品消费。

方案提出,将提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推动牛肉主产省开展品质评价,制定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

在新型加工产品方面,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开发休闲食品、营养健康饮品及即配、即烹、即热产品。鼓励地方开发手工制作、传统酿制、养生药膳等加工体验项目,打造“伴手礼”产品。

为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方案部署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活动。结合节假日消费市场,开展丰收市集、农业嘉年华等形式的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活动。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对接餐饮等消费细分领域,满足婴幼儿、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等人群多样化需求。

方案强调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组织各地开展网络扩消费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升级服务,提升用户消费体验。推动优质农产品企业与电商平台强化合作,打造畅销产品。指导电商平台培育农民主播,开展乡村乡味主题直播活动,提供流量扶持,优化算法推荐权重。

在产销区域合作方面,推动省际间建立产销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开展协作帮扶促消费专项工作,推动东部省份将优质购销主体、规模采购需求导入西部省份,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办好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推介周活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政策。

为倡导营养健康消费,方案提出科学确定学生餐计划,优化营养搭配,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进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开展“健康饮食合理膳食”专题科普宣传,引导增加优质蛋白、膳食纤维食物消费,推广科学饮奶知识,培育健康饮奶意识。

强化品牌引领方面,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公布第四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健全跨部门培育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提升目录质量和权威性,支持各地结合节气时令进行品牌创意策划,拓展品牌消费模式。

推进农文旅融合,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游购乡村”等活动,推出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支持各地举办“村字号”文体活动,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丰富乡村消费场景。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方面,畅通外贸企业拓内销渠道,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展销平台,推广“外贸优品”IP。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国内“三品一标”体系衔接,支持企业通过“同线同标同质”认证,实现内外贸产品双向流通。

最后,方案强调加强部门协同,完善配套工作措施,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提升农产品消费监测能力,分析研判消费趋势变化,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开展仓储保鲜、加工营销、品牌推广等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本方案,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