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实现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净利润为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6%。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承认第二季度表现失利,并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还将更艰难。
特斯拉长期依赖Model 3和Model Y等少数车型实现全球增长,但目前业绩低迷,使得其“爆款增长模式”受到挑战。在中国这一最大单一市场,特斯拉计划作出改变。
7月16日,特斯拉中国在社交媒体发布两张Model Y L车型官图,并配文“金秋见”。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转发微博并透露,Model Y L为全场景大六座豪华SUV,表明特斯拉即将进入国内最热门的汽车细分市场之一。
Model Y L不同于其他特斯拉车型,其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在Model Y基础上进行了加长、加高。根据工信部新车目录数据,Model Y L比Model Y长度增加179mm,高度增加44mm,轴距增加150mm,将成为特斯拉轴距最长的车型。据悉,该车预计售价为40万元。
特斯拉推出Model Y L并开启“中国特供”模式,引发汽车市场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Model Y L或将改变国内大六座SUV的市场格局。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叶正平表示,Model Y L是特斯拉向中国市场妥协的产物,其核心价值在于用品牌溢价填补技术代差,与本土及合资对手展开正面竞争。当前特斯拉销量与业绩双双受挫,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为38.41万辆,同比下降13.5%。这是其连续两个季度交付量同比下滑。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72.08万辆,同比下滑13.3%。在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为26.34万辆,同比下降约5.4%。
特斯拉的销量颓势自2024年已显现。2024年全球交付量为178.92万辆,较2023年的180.86万辆下降1.1%,为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特斯拉净利润自2024年以来持续下滑,其中2024年下滑53%,2025年一季度下滑71%,二季度下滑16%。毛利率从2023年的25.6%一路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2.5%。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交出自2012年以来最差财报,其核心的汽车业务营收139.67亿美元,同比下滑20%。若剔除5.95亿美元的环保积分收入,汽车销售实际上已陷入亏损。
特斯拉业绩不佳,主要原因是主力车型老旧导致市场需求疲软。资料显示,Model 3及Model Y自2016年、2019年发布后改款节奏缓慢。今年二季度,Model 3和Model Y交付量共计37.37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40万辆下降约15.8%,占特斯拉整体交付量的97.3%。而高端车型Model S、Model X、新款电动皮卡Cybertruck、电动卡车Semi的总交付量仅为1.03万辆。
在中国市场,面对中国品牌车型加速迭代、新品频出,Model 3及Model Y显得“老态龙钟”,致使销量不断下滑。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降至60%。
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的单一市场。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在华交付12.9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4%——相当于每卖出三辆特斯拉,就有一辆由中国消费者买单。在此背景下,特斯拉新车型的推出迫在眉睫。
大六座SUV是特斯拉瞄准的新细分市场,该市场增长速度较快。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大三排SUV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突破40%。2024年全年,国内大型、中大型SUV累计零售销量高达164.6万辆,同比增长52.5%,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达133.1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80%。
特斯拉推出Model Y L这款“中国特供”车型,再度印证中国在其全球市场中的战略地位之高。德勤管理咨询企业技术与绩效事业群总裁周令坤表示,中国在产品定义方面已有一定话语权,特别是新能源汽车,“China to Global”不仅是本土车企的议题,也是外资品牌正在跟进的方向。
即便此前特斯拉在Model Y上十分成功,周令坤认为其能否将在紧凑型SUV的成功复制到六座SUV细分市场,仍需观察。他认为,六座SUV是全新战场,由理想、问界等新势力掌握产品的定义权和定价权,用户需求高度聚焦于用车场景的功能性和智能化体验。特斯拉的“品牌光环”在这一细分市场的权重降低,产品定义、功能配置等是否精准匹配家庭用户痛点才是关键。Model Y L像是妥协后的产物,在空间、舒适性、能耗等方面相较竞品的竞争力仍存疑。另外,特斯拉在座舱、智驾和补能效率等方面相较国产新能源品牌也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国内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寡头格局”。2025年上半年,理想L6以销量近10万辆登顶,理想L7近5万辆,理想品牌在该市场累计销量近20万辆。此外,智界R7销量4.2万辆,问界M7销量3.3万辆,零跑C16销量3.1万辆。从价格看,理想L8、理想L9、蔚来ES6、问界M7、问界M8等均可能成为Model Y L的竞争对手,特斯拉要从中突破颇具挑战。
但也有观点认为,特斯拉作为汽车圈的“顶流”,其新产品可能带来“鲶鱼效应”,国内本土品牌应提高警惕。
叶正平表示,过去几年,30万至40万元家用SUV市场就像一个由理想、问界、蔚来等品牌共同开辟的“新大陆”。这几个品牌在该细分市场各自划分势力范围,虽然有竞争,但基本相安无事,因为最强的“外敌”特斯拉一直在另一块“大陆”(中型轿车/五座SUV)上。但特斯拉入局后,现有玩家都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在产品端,叶正平认为理想可能受冲击最大。Model Y L是第一个能在品牌、智能、价格上都与理想直接竞争的车型。理想靠的是舒适性,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但特斯拉有名气,技术也好。理想的舒适能否顶住特斯拉的冲击,是个大问题。
从驱动技术看,目前中大型SUV的畅销产品以增程式为主,特斯拉Model Y L或看到纯电六座SUV的空白。近期,蔚来发布了大六座SUV乐道L90。蔚来创始人李斌认为,今年大空间SUV将进入纯电时代。除了乐道L90,蔚来还将在下半年推出新款蔚来ES8以及乐道L80。与此同时,此前专注增程式混动的理想汽车,其纯电大六座SUV产品理想i8也即将上市。由此可见,纯电大六座SUV的赛道玩家正在增多,特斯拉面临的压力不小。
周令坤表示,大六座市场的兴起源于二胎、多胎家庭用户的置换和增购需求,但整体市场容量有限。随着越来越多车企进入这一市场,整个市场有望从蓝海变成红海,车企要从中脱颖而出,在空间、配置等功能性之外,更关键是对这部分家庭用户的用车需求、出行场景、购买偏好等情绪特点的精准把握。
叶正平指出,随着新进入者增多,细分市场将加速洗牌,竞争加剧将进一步挤压中层和底层产品的生存空间,价格战或将不可避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