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团调整组织架构为2.5级管理模式

7月26日,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83.SH)公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此次调整的核心是将原有“总部-区域-城市公司”的3级管理模式,调整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的2.5级管理模式。

此次调整此前已于7月23日启动,当天,金地集团宣布总部部分职能部门调整,包括合并原工程管理中心与成本管理中心,成立“工程与成本管理中心”,新设供应链管理中心,新增“综合审议工作小组”等。

管理层方面,总裁李荣辉分管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财务资金中心、产业管理中心;高级副总裁陈长春卸任北方大区公司董事长职务,回归集团分管投资管理中心、开发管理公司;高级副总裁郝一斌回到一线,任北方大区公司董事长,并分管集团信息科技中心、稳盛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韦传军不再分管稳盛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王南不再分管企划运营中心、美国公司,转为分管设计管理中心、营销管理中心。

在管理层调整后,金地集团整合区域及地区公司。继2024年将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后,此次进一步精简为4个大区公司:华南大区、北方大区、华东大区、中西部大区。城市公司整合为10个地区公司,包括深圳、广州、北京、天津、东北、上海、浙江、南京、华中、西南地区公司。

大区公司董事长基本由原区域公司董事长原地转任:高级副总裁陈爱虹担任华南大区董事长,高级副总裁郝一斌为华北大区董事长,副总裁阳侃担任华东大区董事长,助理总裁施鑫华担任中西部大区董事长。原华南区域董事长杜宏调任华东大区总经理兼上海地区公司总经理。

地区公司总经理亦有微调。原北京公司总经理遇绣峰调任华中地区公司总经理,原上海公司总经理季斌转任南京地区公司总经理,其他基本由原城市公司总经理变为地区公司总经理。

职能划分方面,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负责重点经营事项的决策并直接管理地区公司;大区公司作为业务督导中心,督导地区公司的生产经营及重难点专项工作;地区公司作为一线经营主体,负责具体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金地集团表示,组织架构扁平化旨在提升管理效率,强化组织效能与运营协同。此前,该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累计签约金额同比下降五成,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将亏损34亿元至42亿元。

今年以来,多家头部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万科A计划将管控模式从3级转变为2.5级,取消现有5大区域公司;华润置地将部分权限收归总部、部分下沉至城市公司;招商蛇口、中国金茂则形成总部直管城市的2级体系。

金地集团此前于2024年完成约200亿元公开市场到期债务兑付,截至2025年4月底,2025年、2026年尚未兑付的境内公开债面值分别为约0.59亿元和5.01亿元。

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金地集团未新增土储,叠加市场下行影响,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55%至685.1亿元,2025年上半年累计签约金额171.5亿元,同比下降52.5%。2024年公司收入753.44亿元,同比下降2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61.15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34亿至42亿元。

金地集团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高能级市场,重点布局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27.3亿元,同比减少23.6%;权益土地储备约1245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7%。

今年初,金地集团宣布重启拿地,但较为谨慎,目前仅获取两块地,总价分别为1.86亿元、8.15亿元,权益占比分别为40%、9%。此外,公司通过存量资源置换获取土地,如金地商置2024年12月以3.54亿元在武汉获取住宅用地“金地大成乐府”,该项目已于2025年7月售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